河北教师资格证备考

首页 > 河北教师招聘考试 > 备考技巧 > 教师资格证备考

2020河北唐山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理论:影响身心发展的因素及作用

未知 | 2020-01-10 09:33

收藏

文章页

  (一)遗传及作用

  1.遗传的概念

  遗传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解剖生理上的特点,这些生理特点也叫遗传素质,遗传是个体发展物质前提。

  2.遗传的作用

  (1)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

  (2)遗传素质的差异是造成个体间个别差异的原因之一

       (3)遗传素质的成熟制约身心发展的水平及阶段格赛尔的成熟机制,成熟表现在两方面:生理方面具有生殖能力,心理方面具有独立自主的意识。

  (4)遗传素质仅为人的发展提供生理前提,而不能决定人的发展

  错误观点:遗传决定论,代表人物高尔顿、霍尔、董仲舒、格赛尔、威尔逊等。(二)环境及作用

  环境泛指个体生活其中,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因素。

  1.环境的构成

  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两个方面。

  环境在人的发展中起一定作用,对儿童而言,常常是通过教育活动实现的。

  2.环境对人的作用

    (1)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

       (2)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

  (3)人在接受环境影响和作用时的主观能动性(错误观点:环境决定论,代表人物荀子、洛克、华生)

  (三)学校教育及作用

  1.学校教育为什么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学校教育,在一定意义上是一种特殊的环境,学校把改造过的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社会意识形态等因素,经过有目的的选择和提炼,按            照人的发展特点,以系统化的形式作用于学生,对人的影响巨大而深远,其原因如下:

  (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

       (2)学校教育是通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相对而言效果较好

       (3)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2.学校教育在影响人的发展上的独特功能

       (1)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作出社会性规范

     (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最近发展区)

       (3)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

       (4)学校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四)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及作用

  ​​​​​​内涵:个体主观能动性的第一层次是人作为生命体进行的生理活动。第二层次是个体的心理活动,其中最基本的是认识活动。最高层次是社会实践活动,它具有鲜明的目的性、指向性和         程序性,体现了人的主动选择。教育需要非常重视对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作用:个体在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来的个体主观能动性,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

  ——相关推荐——

  2020河北唐山教师资格证笔试课程

  2020河北唐山教师资格证面试课程

文章页
备考资料0元领

教师笔试备考资料包

教综高频+教综易错...

时政专项资料包

时政手册+时政模拟题

教师招聘面试礼包

教师结构化题库+结构化精选

备考图书
推荐课程
课程 课程名称 课程咨询
河北教师考试笔试系统班 【教招-教综】基础+要点
【教招-公基】基础+要点
【教招-教综】刷题
【教招-公基】刷题
【特岗-教综】基础+刷题
立即购买 点击咨询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