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招警备考技巧

首页 > 河北公安招警考试 > 备考技巧

2019公安辅警招警公安基础知识(七十二):公安刑事强制措施—拘留

河北人事考试网 | 2020-01-14 13:09

收藏

文章页

  2019公安辅警招警公安基础知识(七十二):公安刑事强制措施—拘留

  拘留,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对现行犯或重大嫌疑分子,在法定的紧急情况下,临时采取的限制其人身自由的一种刑事强制措施。

  公安机关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如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先行拘留:

  ①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

  ②被害人或者在场亲眼看见的人指认他犯罪的;

  ③在身边或者住处发现有犯罪证据的;

  ④犯罪后企图自杀、逃跑或者在逃的;

  ⑤有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可能的;

  ⑥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

  ⑦有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重大嫌疑的。

  拘留犯罪嫌疑人,应当填写呈请拘留报告书,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制作《拘留证》。公安机关拘留人的时候,必须出示《拘留证》。紧急情况下,应当将犯罪嫌疑人带到公安机关后立即审查,办理法律手续。

  拘留后,应当立即将被拘留人送看守所羁押,至迟不得超过二十四小时。除无法通知或者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通知可能有碍侦查的情形以外,应当在拘留后二十四小时以内,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有碍侦查的情形消失以后,应当立即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对没有在二十四小时内通知的,应当在拘留通知书中注明原因。

  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应当在拘留后的二十四小时以内进行讯问。在发现不应当拘留的时候,必须立即释放,发给释放证明。其中,公安机关对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先行拘留的时候,发现其是县级以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应当立即向其所属的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或者常务委员会报告。

  对被拘留的人,经过审查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三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在特殊情况下,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一日至四日。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至三十日。

文章页
备考资料0元领

事业单位网课大放送

46讲专属备考资料

时政专项资料包

时政手册+时政模拟题

辅警笔试备考资料包

快速掌握法律法规+政治理论

备考图书
推荐课程
课程名称 课程介绍 课程咨询
事业单位一年无限学 公告前+公告后事业单位课程。
立即购买 点击咨询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