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河北唐山军队文职备考:公共事业管理的体制(管理学)
(一)公共事业组织的概念、分类及特征
公共事业组织是依照一定的规则,以独立、公正为原则,并凭借其特有功能为社会提供各种服务的组织。
1.国际上的分类:
(1)联合国际标准产业分类体系大中型或简称ISIC体系(十七大类、六十小类);
(2)欧共体经济活动产业分类体系或简称NACE体系(五类、十八小类);
(3)由美国慈善统计中心设计的免税团体分类体系简称NTEE体系(二十五大类);
(4)约翰一霍布金斯大学设计的公共事业组织国际分类体系简称ICOPN体系(十二大类、二十四小类)。
2.国内分类:
(1)按照市场中介组织与非市场中介组织分类;
(2)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十五类);
(3)按登记机关分类:事业类、企业类、公务类;
(4)按从经费来源分类:自给自足型、部分收费型、无偿提供型
3.特征:
(1)组织性;(2)非政府性;(3)服务性;(4)沟通性;(5)非营利性;(6)独立性;(7)公正性;(8)自主性;(9)使命感;(10)多样性;(11)专业性;(12)灵活性;(13)开创性;(14)参与性。
(二)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概念
现代公共事业管理体制,是一个以政府为核心的有非政府组织及其他组织参与的统一的多层次的、中央与地方相结合、集中管理与分散管理相结合、管理环节与实施环节既统一又分离、管理表现为服务并以服务实现管理的管理系统。这其中,各级政府在公共事业管理方面的职责权限和分工有科学的定位,同时,非政府组织等在公共事业管理中也有其地位和任务,在基层公共事业领域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三)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模式
1.公共事业管理保护模式;
2.公共事业管理干预模式;
3.公共事业管理市场模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