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旨概括找中心
1.口诀点拨:概括文段本意,即文段中的中心句。
2.判别标志:主要、主旨、主题、核心、中心、概括、强调、表明、复述等。
3.解题技巧:
行文脉络分层次:总分总、分总、总分、分总分、分分。
关联词语找重点:递进、转折、并列、因果、必要条件。
二、意图判断多主旨
1.口诀点拨:判断作者的意图、目的,可以意在言外,也可意在言内。提醒小伙伴们,在近年来的考试中,百分之九十都是意在言内,即同主旨概括题。
2.判别标志:意在、想、知道等。
三、细节理解找对应
1.口诀点拨:将选项与原文做一一对应,找出正确答案。
2.判别标志:下列说法中正确/不正确/错误、符合/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根据上文可以/不能得出。
3.重要考点:
①偷换范围:易扩大——所有、都、全部;易缩小——没有、无、唯一。
②偷换程度:不确定——几乎、也许;确定——绝对、总是。
③偷换对象:省略对象修饰语;更换对象。
④偷换逻辑:偷换并列关系;必要、充分条件混淆;颠倒因果或强加因果;肯否矛盾。
⑤偷换时态: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偷换表达。
⑥无中生有:无关选项。
四、下文推断多段尾
1.口诀点拨:结合文段,多围绕尾句话题衔接。
2.陷阱选项:前文出现过的内容,一般不会接着论述。
五、排序优先首尾句
1.口诀点拨:可根据首尾句原则,快速猜定答案,再进行验证。
2.首尾特征:
首句:观点援引、背景铺垫、设问、下定义。
尾句:总结性词汇(因此、所以、因而、总之、可见、最终、终于、综上所述等)。
3.解题思路:
从选项入手——确定首句/尾句——多数留存。
回原文分析——查找捆绑项——通过关联词语/时间顺序/空间顺序/话题一致。
六、逻辑填空有方法
(一)词义辨析法
1.词义轻重:意义相近,程度深浅、性质轻重有所不同。
2.词义侧重:辨析侧重看组成相似词语中不同的字,用不同的字重组词汇法区别。
3.感情色彩:褒义词/贬义词/中性词。
4.语体色彩:书面语/口语。
(二)语境分析法
1.逻辑关系:递进、转折、并列、因果等。
2.语义关系:解释说明、归纳总结、照应关系。
附-成语必看
第一组:等量齐观、同日而语、混为一谈、相提并论
1.等量齐观:指对有差别的事物同等看待。
2.同日而语:同一事物在不同时间比较。
3.混为一谈: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当作同样的事物谈论。
4.相提并论:把不同的人或事物不加区别地混在一起来谈论或者看待。
第二组:按部就班、循规蹈矩、墨守成规、循序渐进、固步自封、有条不紊
1.按部就班:原来指写文章结构安排得当,造句、选词合乎规范。现在指按照一定的条理,遵循一定的程序做事。有时也指按老规矩办事,缺乏闯劲。
2.循规蹈矩:原指遵守规矩,不敢违反。现也指拘守旧准则,不敢稍做变动。
3.墨守成规:指思想保守,守着老规矩不肯改变。
4.循序渐进:指学习工作等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
5.固步自封:比喻守着老一套,不求进步,又作“故步自封”。
6.有条不紊:形容做事、说话有条有理,丝毫不乱。
第三组:语焉不详、不刊之论、不易之论
1.语焉不详:指虽然提到了,但说得不详细。
2.不刊之论: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
3.不易之论:易,改变。完全正确,不可更改的言论。形容论断或意见非常正确。
第四组:望洋兴叹望而却步望而生畏望其项背望尘莫及
1.望洋兴叹:仰望海神而兴叹。原指在伟大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现多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
2.望而却步:看到了危险或力不能及的事而向后退缩。
3.望而生畏:看见了就害怕。
4.望其项背:望见他的颈项和后背。比喻赶得上。
5.望尘莫及:望见前面骑马的人走过扬起的尘土而不能赶上。比喻远远落在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