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军队文职专业科目备考:东汉(历史学)
(一)加强封建专制体制
刘秀建立东汉王朝,以“中兴”汉家相标榜。在他即位之初,就废除了王莽制定的一切制度和政策,基本上恢复了西汉时期的制度和政策,有些制度、政策也有发展或变化。
刘秀加强中央集权是西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继续和发展。退功臣,进文吏,刘秀封其中功劳大者为列侯,解除他们的实权;刘秀削弱三公的权力,加强尚书台的权力;恢复了西汉时设置过的三套监察机构,而且有所加强;削弱地方的军权,加强中央的军权。刘秀采取的社会经济政策,绝大部分都是西汉的政策的继续和发展。主要有三个方面:解放奴婢,禁止残害奴婢;以“度田不实”之罪诛杀十余个郡太守,下令加紧度田。
(二)社会经济的发展
东汉时期的农业生产较西汉更有发展,这和铁农具、耕牛更加广泛的使用有密切关系。
东汉初年,官府已注意水利的兴修。东汉初年,各地已在利用水力进行生产。可能这种新的水力技术的发明要早于东汉建国之时。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水礁和水排。西汉后期以来,有权有势的大地主都占有大量的田地和佃农,世代称霸一方。至东汉时,这一情况更有发展,宗室贵族也竞占田地,广蓄奴婢。这样拥有大范围田地的地主可称为庄园地主。庄园对地主经济来说,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单位。地主对农民的超经济的剥削是严重的。
东汉时期的重要手工业有煮盐、冶铁、铸铜、漆器、纺织等,以私营为主,生产技术都较西汉进步。东汉时期,冶铁业自由经营。民营的治铁业以生产商品为主,以供市场上的需要。产品以农具、手工工具及生活用具为最多。东汉的冶铁技术有很大的进步。“水排”的发明和使用是主要进步技术之一。东汉冶铁技术的另一重大成就,是低温炼钢法的发明。东汉的桑、麻种植的范围比西汉扩大,养蚕和丝织业、麻织业都有很大的发展,纺织技术也有进步。
东汉时期,由于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商品较多,因之商业也在发展。东汉的商品种类比西汉多,市场扩大,交通发达。在城市中都设有交易市场,叫做“市”。在人口较密的乡村或交通要道地区,也有市集出现。
(三)民族关系的发展
东汉初年,匈奴贵族为争夺单于继承权而分裂为南、北两大部,史称南匈奴和北匈奴。
西汉末年,西域(今新疆一带)分为五十五国。匈奴乘中原大乱,不能顾及西域,就大力入侵西域。这时,西域多数国家向汉,少数追从匈奴。甘英是我国古代继张骞的副使之后到达西亚的使节,为打通欧、亚交通做出了重要贡献。东汉恢复在西域的统治,保卫了“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国和中、西亚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
(四)宦官与朋党
东汉从中期开始,政权主要控制在外戚和宦官两大集团手中。这两大集团各谋私利,互相斗争,政治黑暗。东汉后期,宦官掌权,政治更加腐朽,一部分比较正直的官吏和太学生结合起来,与宦官集团展开了激烈的斗争。东汉前期,皇帝很注意外戚干政,严格限制他们的政治权力,不使权势过大。宦官垄断政权以后,政治日益黑暗,一些比较正直的高级官吏、在野的地主士人和太学生,采取各种形式,对宦官集团展开了斗争。于是相继发生了“清议”运动和“党锢”事件。官僚士大夫和太学生们不仅在舆论上押击宦官,还试图在政治上打击宦官势力,二者之间的斗争愈演愈烈,党锢直到中平元年(184年)黄巾大起义时才被解除。
(五)东汉末年的农民战争
桓帝死,无子,窦太后和她的父亲大将军窦武迎立河间王刘开之曾孙刘宏为帝,是为灵帝。不久,宦官杀窦武,灵帝成为宦官的傀儡。灵帝为了保住自己的皇位,极力讨好宦官。黄巾起义,是东汉晚期的农民战争,也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宗教形式组织的民变之一,开始于汉灵帝光和七年(公元184年),当时朝廷腐败、宦官外戚争斗不止、边疆战事不断,国势日趋疲弱,又因全国大旱,颗粒不收而赋税不减,走投无路的贫苦农民在巨鹿人张角的号令下,纷纷揭竿而起,他们头扎黄巾,高喊“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号,向官僚地主发动了猛烈攻击,并对东汉朝廷的统治产生了巨大的冲击。黄巾起义爆发不久,天师道首领张修也于同年七月领导巴郡和汉中的农民起义。天师道的传教方式和太平道基本相同。黄巾军失败后才三个月(中平二年二月),各地又爆发了新的农民起义。黄巾大起义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第三次伟大的农民革命运动。这次起义比秦末和西汉末的农民大起义有明显的进步。起义推翻和改造了地主阶级的黑暗统治;调整了土地占有关系,土地兼并暂时缓和下来;以大无畏的精神鼓舞着广大农民进行革命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