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教师招聘备考

首页 > 河北教师招聘考试 > 备考技巧 > 教师招聘备考

2020河北教师招聘备考:教育心理学之迁移分类

未知 | 2020-03-27 11:16

收藏

文章页

  教师招聘已经进入高峰期,各个省市的公告陆续发布,笔试内容几乎都会考教育综合知识,你准备好了吗?今天,华图老师针对教育心理学中的迁移的分类,给大家做一个分析,以帮助大家进行区分,提高考试成绩。

  一、迁移的含义

  所谓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学习迁移的实质是原有知识在新的学习情境中的运用。

  二、迁移的分类

  迁移根据不同的分类依据,有多种类型,如下表所示。

分类依据 类型
迁移的性质 正迁移、负迁移
迁移发生的前后方向 顺向迁移、逆向迁移
前后学习的难度差异 垂直迁移、水平迁移
迁移的内容不同 一般迁移、具体迁移
迁移的程度 近迁移、远迁移
迁移的路径 低路迁移、高路迁移

  (一)正迁移与负迁移

  正迁移(助长性迁移)指一种学习中学得的经验对另一种学习起促进作用。如先学习了骑自行车,再学骑摩托车就很容易,这是一种积极的促进作用。

  负迁移(抑制性迁移)指一种学习中学得的经验对另一种学习起阻碍作用。如先学习了骑自行车,再学骑三轮车就很难掌握,这是一种阻碍的作用。再如先学习打羽毛球,再学习打网球,也是一种阻碍的作用。

  这对迁移在判断过程中,只依靠促进还是阻碍来进行判断。

  (二)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

  顺向迁移是指先前的学习对后来学习的影响。(先对后),如举一反三、前摄抑制。逆向迁移是指后来的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后对先)如后摄抑制。这对迁移没有积极和消极之分,所以在判断过程中,只看方向,而不是依靠积极和消极进行判断。目前常见的教综考试题目中,往往会讲(一)(二)两对迁移结合起来进行考察,所以在判断的过程中,先判断一对,再判断一对。

  [真题在线]1.学习了骑自行车有利于学习骑摩托车,这属于( )

  A. 顺向正迁移 B. 逆向负迁移

  C. 顺向负迁移 D. 逆向正迁移

  答案:A。“有利于”是促进,首先是正迁移,其次先学习骑自行车,后学习摩托车,是先对后的影响,即顺向迁移,结合到一起是顺向正迁移。

  2.学习了骑三轮车后,再骑自行车感觉不方便,这属于( )

  A. 顺向正迁移 B. 逆向负迁移

  C. 顺向负迁移 D. 逆向正迁移

  答案:B。“不方便”是阻碍作用,首先是负迁移,其次“再”表示后面学习的三轮车对之前学习的骑自行车造成影响,是后对前的影响,即逆向迁移,结合到一起是逆向负迁移。

  (三)垂直迁移与水平迁移

  垂直迁移(纵向迁移)是指先行学习内容与后续学习内容是不同水平的学习活动之间产生的影响。即上位学习或者下位学习,如先学习了一般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后学习直角三角形时,可以直接套用一般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是通用的。水平迁移(横向迁移)是指先行学习内容与后继学习内容在难度、复杂程度和概括层次上属于同一水平的学习活动之间产生的影响。如并列结合学习,质量和能量。

  (四)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

  一般迁移(普遍迁移)是指一般原理、原则和态度对另一种具体内容学习的影响。如面积可加原理,可以应用到任何图形当中。具体迁移(特殊迁移)是指学习迁移发生时,学习者原有的经验组成要素及其结构没有变化,只是将一种学习中习得的经验要素重新组合并移用到另一种学习之中。如先学习“日”,再学习“晶”。

  (五)近迁移与远迁移

  近迁移指已习得的知识或技能在与原先学习情境相似的情境中加以运用,如先学数学再学物理。远迁移指已习得的知识或技能在新的不相似情境中的运用,如先学英语再学生物。

  (六)低路迁移与高路迁移

  低路迁移指以一种自发的或自动的方式所形成的技能的迁移。这种迁移是通过在各种情境的练习获得的,其发生几乎不需要或很少需要意识、思维的参与。例如,开惯了自家车的人可以很轻松地开从朋友那里借来的车。高路迁移则是有意识地将某种情境中学到的抽象知识应用于另一种情境中的迁移。例如,在学习物理时考虑在代数中学过的数学原理在物理学中的应用。

——相关阅读——

2020河北教师招聘公告汇总

2020河北教师招聘报考指导

2020河北教师招聘笔试课程

2020河北教师招聘面试课程

文章页
备考资料0元领

教师笔试备考资料包

教综高频+教综易错...

时政专项资料包

时政手册+时政模拟题

教师招聘面试礼包

教师结构化题库+结构化精选

备考图书
推荐课程
课程 课程名称 课程咨询
河北教师考试笔试系统班 【教招-教综】基础+要点
【教招-公基】基础+要点
【教招-教综】刷题
【教招-公基】刷题
【特岗-教综】基础+刷题
立即购买 点击咨询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