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教师招聘备考

首页 > 河北教师招聘考试 > 备考技巧 > 教师招聘备考

2020河北邯郸教师招聘:常见的感知规律

未知 | 2020-04-09 09:22

收藏

文章页

  [导读]2020年河北邯郸教师招聘公告发布后会第一时间在教师招聘考试网更新:http://he.huatu.com/jiaoshi/kaoshi/handan/。机会永远留给有准备的人,提前备考,未雨绸缪。更多教师招聘人数、职位表、考试时间、考试科目等信息,也可以加入邯郸教师招聘备考QQ群:818399703,和小伙伴们一起交流学习。或关注邯郸华图微信公众号(微信号:handanhuatujiaoyu)。

  1.强度律:被感知的事物,必须达到一定的强度,才能被清晰的感知。

  常见现象:雷鸣电闪容易被感知,昆虫的活动,如蚂蚁行走的声音难被觉察。

  教学启示:在教学实践中,要适当地提高感知对象的强度,并要注意那些强度很弱的对象。在授课过程中,老师应该做到抑扬顿挫,突出低强度但是重要的内容。

  2.差异律:凡是观察对象与背景的差别越大,对象就被感知得越清晰;相反,凡是对象与背景的差别越小,对象就被感知得越不清晰。这是针对感知对象与它的背景的差异而言的。

  常见现象:万绿丛中一点红,这点红就很容易被感知。鹤立鸡群,较高的鹤容易被感知。相反,在白幕上印白字,则几乎无法辨认。

  教学启示:在板书设计,教材编排时应该突出感知对象(例如重难点内容)和背景之间的差异。

  3.对比律:凡是两个显著不同甚至互相对立的事物,就容易被清楚地感知。

  常见现象:高矮、大小、黑白对比。

  教学启示:在观察中善于用对比的方法,把具有对比意义的材料放在一起了,甚至还可以制造对比环境,加深学生对材料的感知。

  4.活动律:活动的物体比静止的物体容易感知。

  常见现象:魔术师用一只手做明显的动作吸引观众的注意力,而另一只手却在耍手法以达到混淆视听的目的。

  教学启示:在观察中要善于利用活动规律,达到观察目的。在教学中善于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作为知识的物质载体,使知识以活动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吸引学生注意力。

  5.组合律: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凡是空间上接近、时间上连续、形式上相同、颜色上一致的观察对象容易形成整体而为我们清晰地感知。

  常见现象:例如在一堆乱物件中选大小相差不远,颜色相近的若干事物,排列起来比较,就可看出彼此的差异。

  教学启示:在实际观察中,把零散的材料或事物,按空间接近、时间连续、形式相同或颜色一致的形式组合起来进行观察,更容易找出各自的特点。教材编排应分段分节,教师讲课应有停顿和间隔。

  【强化练习】

  1.教师课件字不宜太小,这是运用感知规律的( )。

  A.差异律 B.活动律 C.强度律 D.组合律

  2.教师板书设计时利用色彩对比以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这一做法运用了感知的( )。

  A.强度律 B.组合律 C.活动律 D.差异律

  3.朱老师上课时,经常将每节课的教学重点内容圈画出来,加强学生对这些重点内容的理解,这体现了知觉的( )。

  A.强度律 B.差异律 C.活动律 D.对比律

  【参考答案】

  1.C。解析:对被感知的事物,必须达到一定的强度,才能感知得清晰。一般人对雷鸣电闪是容易感知的,因为它的感知强度很高,而对于昆虫的活动,如对蚂蚁行走的声音就难以觉察。教师课件字不宜太小是运用感知规律的强度律。

  2.D。解析:教师板书设计时利用色彩对比就是利用色彩之间的差异性来突出直观对象,故选D。

  3.B。解析:差异律针对的是感知对象与它的背景的差异而言。凡是观察对象与背景的差别越大,对象就被感知的越清晰。题干当中,教师将重点内容圈出来,使得重点内容能够与其他内容相区别开。

  推荐阅读:

  邯郸教师招聘考试公告

  邯郸市及各县区教师招聘笔试课程

 
文章页
备考资料0元领

教师笔试备考资料包

教综高频+教综易错...

时政专项资料包

时政手册+时政模拟题

教师招聘面试礼包

教师结构化题库+结构化精选

备考图书
推荐课程
课程 课程名称 课程咨询
河北教师考试笔试系统班 【教招-教综】基础+要点
【教招-公基】基础+要点
【教招-教综】刷题
【教招-公基】刷题
【特岗-教综】基础+刷题
立即购买 点击咨询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