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教师招聘备考

首页 > 河北教师招聘考试 > 备考技巧 > 教师招聘备考

2020河北邯郸教师招聘:孔子和董仲舒的人性论及其对应的教育观

未知 | 2020-04-24 10:44

收藏

文章页

  [导读]2020年河北邯郸教师招聘公告发布后会第一时间在教师招聘考试网更新:http://he.huatu.com/jiaoshi/kaoshi/handan/。机会永远留给有准备的人,提前备考,未雨绸缪。更多教师招聘人数、职位表、考试时间、考试科目等信息,也可以加入邯郸教师招聘备考QQ群:818399703,和小伙伴们一起交流学习。或关注邯郸华图微信公众号(微信号:handanhuatujiaoyu)。

  中国古代对于人性探讨的如孔孟荀等人,孟子的"性善论"、荀子的性恶论和墨子的"人性素丝说"及各自对应的教育观点大家都较为熟悉,并且从其教育观点来看各有差异,但其内在有些许的联系。这里我们介绍孔子和汉朝董仲舒的人性论及其教育观点,探寻二者对于人性探讨的内在联系。

  孔子提出"性相近,习相远"由此将人分为了上智、中人和下愚三类人,即上智就是圣人一类的,不教就很优秀;中人就是普通人可以教好;而下愚就是教育都不起作用的一类。孔子认为教育的作用不仅可以使每一类人内部拉开差距,还可以对社会政治、经济等起到促进作用,所以虽然有这三类人,但是都可以教,强调"有教无类"。

  董仲舒的的人性论即他的性三品说,他也将人性分为圣人、中民和斗筲三性,这其实和孔子的分类如出一辙,但他认为圣人和斗筲之性的人只占少数,中民在社会中才是多数,因此要接受教育的主要对象应该是这些中民之性的人,那么教育的作用就凸显出来了,即强调教育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董仲舒的人性论实质是师承孔子的思想,只是他更为明确的进行了说明,但从二者的关于人性的探讨可以,都强调的教育对个人的作用,即是我们所谓教育个体功能,再借由个体的发展促进社会的发展,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这是教育必须发挥的作用。

  推荐阅读:

  邯郸教师招聘考试公告

  邯郸市及各县区教师招聘笔试课程

 
文章页
备考资料0元领

教师笔试备考资料包

教综高频+教综易错...

时政专项资料包

时政手册+时政模拟题

教师招聘面试礼包

教师结构化题库+结构化精选

备考图书
推荐课程
课程 课程名称 课程咨询
河北教师考试笔试系统班 【教招-教综】基础+要点
【教招-公基】基础+要点
【教招-教综】刷题
【教招-公基】刷题
【特岗-教综】基础+刷题
立即购买 点击咨询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