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小编和大家一起来复习一下我国的民族节日。
考点一:春节,农历正月初一。主要习俗有贴春联、祭灶、拜年等。
考点二:元宵节是农历正月十五。道教曾把正月十五称为上元节、七月十五称为中元节、十月十五称为下元节,合称“三元”。
考点三:清明节是春分后的十五日,大概是农历三月份,公历4月初。
考点四:端午节是农历五月初五,据说起源是为纪念屈原。
考点五:中秋节是农历八月十五。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描写的便是中秋节景象。重阳节是农历九月初九。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描写的便是重阳节景象。
考点六:壮族大型节日为三月三,因时间为农历三月三得名,传说这个节日是为了纪念歌仙刘三姐。
考点七:回族开斋节、古尔邦节。开斋节是穆斯林在伊斯兰教教历九月内斋戒。古尔邦节教民要盛装打扮,听阿訇讲经。
考点八:蒙古族最盛大节日是那达慕大会,每年农历七八月间举行,除了有摔跤、射箭、骑马、歌舞等传统内容外,还增加了马球、武术、摩托车赛等节目。
考点九:傣族最著名节日是泼水节,一般举行3-4天,大家互相泼水,表示祝福。
考点十:藏族雪顿节,时间是藏历的七月初一,在这天人们都着盛装,看藏戏。
预测考法:
以下诗句“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和“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分别描写的是什么节日:
A.春节;端午节;中秋节
B.元宵节;清明节;重阳节
C.春节;清明节;中秋节
D.元宵节;端午节;重阳节
答案:选D。“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出自《生查子·元夕》,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描写元宵之夜的诗句。“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出自《端午日》,是唐代诗人殷尧藩描写端午节的诗句。“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出自《九日齐山登高》,是唐代诗人杜牧描写重阳节的诗句。
做题小技巧:
做此类题目一定要重点关注选项中提到的关键词,譬如第一句“元夜”、“月”等,元宵节也曾被称为上元节,跟元夜能够对应,而元宵节向来传统项目就是赏月,跟月也能对应上,所以第一句诗描绘的就是元宵节。后两句的“艾符”、“蒲酒”和“菊花”也分别提示了端午节和重阳节。
事业单位考试学习指南
1.明确报考意向。跟风报考、为薪水而来或是为了完成父母的理想,这些外在的影响因素会大大降低你对“公务员”这个职位的好感度,如果不是切实想要进入“公职”大门,上海事业单位考试网建议重新考虑下职业规划,没有“很想进入公职队伍”这样的心理支撑,是很难完成复习的。即便是学霸类型的考生,考上后也可能会因为不满意工作现状而产生离职的念头。所以明确报考意向非常重要。
2.给自己一个积极的心态。不管是在复习中,还是在笔试面试中,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都是占有绝对优势的。如果你每天暗示自己“我不行,肯定考不上,我绝对是打酱油的”,那么最后考上的几率真的很小很小。试着给自己一些积极的暗示,复习时不要怕困难,告诉自己一定可以记住,一定可以吃透。习惯了积极暗示后,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3.改掉拖延坏习惯。拖延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一项调查显示大约75%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有时拖延,50%认为自己一直拖延。拖延是复习中最大的敌人,很多考生给自己定了复习计划,但是因为拖延,复习计划完全打乱最后不了了之。想要在事业单位考试中打败对手,考生们从现在开始要改掉拖延的坏习惯,时刻督促自己按照复习计划一步一步的吃透知识点。
4.制定一个适合自己的复习计划。从现在开始,放弃那些“要花多久时间复习”、“复习难不难”等等没有实际意义的想法,根据自己的时间多少,对知识点掌握的程度,制定一个独一无二的复习计划,严格按照复习计划踏踏实实的走好复习的每一步。
———— 2020河北省直事业单位考试相关推荐 ———— | ||||
2020事业单位考试网 | 事业单位笔试课程 | 事业单位网络课程 | 考前公基必刷3100题 | 事业单位考试用书 |
历年公告汇总 | 历年职位表汇总 | 历年报名时间及报名流程 | 历年考情汇总 | 历年笔试时间汇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