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行测

首页 > 河北公务员考试 > 备考技巧 > 行测

2020河北石家庄公务员行测备考:“前后”的假言命题如何破解?

未知 | 2020-05-28 08:56

收藏

文章页

  大家都知道行测必然性推理是个拿分项,那今天华图教育专家就和大家分享一下必然性推理的假言命题。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为了方便记忆,我们在学习联结词的时候会记忆“前推后”“后推前”,而我们学习假言命题的逆否命题时,又会说“肯前必肯后,否后比否前”。有的同学就迷惑了,这“前后”到底是什么意思啊。别着急,接下来华图教育就说一说拥有“前后”的假言命题,我们怎么“办它”。

  一、联结词的“前后”

  我们在记忆联结词的时候,像“如果P,那么Q”、“只要P,就Q”等这一类我们会记成“前推后”,而像“只有P,才Q”“除非P,否则不Q”等我们会记成“后推前”。比如说我们遇到“如果疫情过去,那么我想去踏青”这样的一句话,大家能够迅速反应“前推后”,即“疫情过去=>去踏青”。所以,我们这里所说的“前后”指的是内容叙述位置的前后。

  二、逆否命题的“前后”

  逆否命题其实就是假言命题的等价命题,即“P=>Q”就等价于“非Q=>非P”。我们观察两个公式发现“Q”的位置本来在推出关系的后面,结果被否定掉就跑到了推出关系的前面,而“P”恰恰相反,本来在前面,结果被否定掉就到了推出关系的后面,所以我们会说“否后比否前”。那么这里的“前后”指代的是在推出关系中的“前后”,也就是说“前”代表“充分条件”,“后”代表“必要条件”。

  现在大家明白了吧,联结词的“前后”是指内容叙述,而逆否命题的“前后”是指推出关系。我们可以做一道题体会一下。

  例:“只有发现问题,才能解决问题。”下列选项不能准确表达上述含义的是:

  A.除非发现问题,否则不能解决问题

  B.只要发现问题,就一定能解决问题

  C.如果解决问题,说明已经发现了问题

  D.如果不发现问题,那么不能解决问题

  【答案】:B。我们首先通过关联词的前后,判断题干和选项的推出关系。题干:解决问题=>发现问题。A:解决问题=>发现问题,B:发现问题=>解决问题,C:解决问题=>发现问题,D:不发现问题=>不解决问题。第二步需要通过逆否命题的前后判断正确与否,AC都是“肯前必肯后”,D项是“否后比否前”,只有B项是不正确的。

  同学们,你们理清楚“前后”了吗?最后,华图教育希望大家快速掌握此类题型,为公考助力!

文章页
备考资料0元领

河北省公务员考试

往年面试题

时政专项资料包

时政手册+时政模拟题

河北公务员考试面试资料包

0元领取先到先得

备考图书
推荐课程
课程名称 课程介绍 课程咨询
26公考书院系列课程 151天【书院培优】定制班
🌟 双考丨国笔95天+省笔56天
👉 石家庄 鹿泉基地 封闭集训
👉 长周期备考 让自己稳稳上岸
立即购买 点击咨询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