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教师招聘备考

首页 > 河北教师招聘考试 > 备考技巧 > 教师招聘备考

2020河北唐山路南教师招聘笔试备考: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历程

未知 | 2020-06-04 14:42

收藏

文章页

2020河北唐山路南教师招聘笔试备考: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历程

  (一)萌芽阶段(奴隶社会—17 世纪)

  古代中国

  1.孔子

  孔子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和教育思想家,以他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对我国文化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 孔子的教育思想在他的言论记载《论语》中有充分的反映。

  (1)关于教育作用

  孔子认为教育对社会的发展有作用,提出了“庶、富、教”的观点,认为人口、财富和教育是立国的三个要素;提出了“性相近,习相远”的哲学命题,强调后天环境对 对人 人发展的影响。

  (2)关于教育 对 象

  孔子主张“有教无类”。

  (3)关于教育目的

  孔子致力于培养一批“士”和“君子”,以完善人格为教育的首要目的。 孔子提出由平民中培养德才兼备的从政君子,即“学而优则仕”。

  (4)关于教育内容

  《论语·述而》记载:“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文”指文化知识,包括“ “六经” ”( 诗、书、礼、易、乐、春秋)。 行、忠、信是道德行为规范要求。 孔子的教育内容偏重社会人事与文事,轻视科技与生产劳动。

  (5)关于教学原则与方法

  ①因材施教的原则。

  ②启发诱导的原则。 孔子在《论语·述而》说:“不愤不启,不 悱不发。 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的教育家,比古希腊教育家苏格拉底提出的“助产术”早几十年。

  ③巩固性原则 则(“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

  ④学学思结合的方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⑤谦虚笃实的方法(“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6)关于道德修养的方法

  ①立志有恒。 《论语·子罕》:“三军可以夺帅也,匹夫不可以夺志也。”孔子教育学生要“志于仁”。 “仁”是孔子的最高道德标准。

  ②自省自克。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③身体力行。 “敏于事而慎于言”,“讷于言而敏于行”,“言必信,行必果”,强调“听其言而观其行”。

  ④改过迁善。 要对自己的错误有一个正确的态度;对他人的过错采取谅解的态度。

  (7)教师观

 

  教师要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要为人师表: “ 其身正,不令而行; 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

      ——相关推荐——

      2020河北唐山教师招聘笔试课程

      2020河北唐山教师招聘面试课程

文章页
备考资料0元领

教师笔试备考资料包

教综高频+教综易错...

时政专项资料包

时政手册+时政模拟题

教师招聘面试礼包

教师结构化题库+结构化精选

备考图书
推荐课程
课程 课程名称 课程咨询
河北教师考试笔试系统班 【教招-教综】基础+要点
【教招-公基】基础+要点
【教招-教综】刷题
【教招-公基】刷题
【特岗-教综】基础+刷题
立即购买 点击咨询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