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行测

首页 > 河北国家公务员考试 > 备考技巧 > 行测

2021年河北邯郸国考行测言语技巧:巧解基于主旨呈现的意图判断题

未知 | 2020-11-04 10:20

收藏

文章页

  行测考试,意图判断题型是必考题型。这种题型的解题思路是先确定文段重点,其次,根据重点及主体一致选择答案,优选在重点之上的引申,次选主旨项(重点)。基于此,在解答意图判断题时如何去引申或者需不需要引申等问题都是我们需要关注的。这也是很多考生拿不准,以致错失正确选项。这里,笔者从文段主旨所呈现三个现象予以分析,助力你的行测备考。

  一、消极现象。当我们通过文段分析,发现主旨是消极的现象(问题),我们可以选择——基于呈现的问题引申为解决问题的对策。譬如,我们在一段文字材料中分析出主旨为“某地因为排放有毒气体导致空气质量变差”这个信息点,那么我们看看选项中有无引申为去解决因排放问题导致空气质量变差的选项。比如,我们应当做好有毒气体及空气监测管理工作,大力种植绿化植物。这样,就达到了作者提出来了这个消极现象(问题),要去解决这个问题的意图目的了。

  二、积极现象。有时文段主旨是积极的现象,我们则需要引申为:要发扬,要重视,要好上加好等。譬如,一段文段材料呈现的主旨是某地积极努力发展文化产业,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那么我就需要看看选项有无基于这个积极现象的相关引申,比如,加大文化产业发展的同时还可以此进一步提升某地市民的文化素养。这就通过文段呈现的积极现象,做到了好上就好的意图。

  三、中性现象。那么,什么是中性现象呢?就是客观陈述的事实,不带有任何的感情色彩和性质上的好坏倾向。那么主旨是中性的现象或观点或对策时,我们就可以直接根据主旨选答案,不要再去引申。譬如,文段主旨信息呈现的就是秦汉文化距今已很多年。那么显然这是个客观陈述存在的事实,中性呈现。那么通过这个主旨信息,匹配同义替换或者精简压缩的选项。

  各位考生在做意图判断题的时候还要注意与主旨概括题的区分,主旨概括题通常是根据主旨信息来选择答案,而意图判断题同样也是首先要找到文段的主旨信息,但是还要看看是否有引申选项,没有引申选项或主旨本身为中性现象,那么就根据主旨选答案。

2021版国家公务员考试套装

申论33套+行测3600题库

精典真题强化训练

扫码39元带走

文章页
备考资料0元领

国家公务员备考资料

往年试题+时政热词

时政专项资料包

时政手册+时政模拟题

国考笔试攻略宝库

申论备考+行测备考三色笔记

备考图书
推荐课程
课程名称 课程介绍 课程咨询
2026公考书院系列课程 🌟 151天【书院培优】定制班
🌟 双考丨国笔95天+省笔56天
👉 石家庄 鹿泉基地 封闭集训
👉 长周期备考 让自己稳稳上岸
立即购买 点击咨询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