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公共科目

首页 > 河北军队文职考试 > 笔试备考 > 公共科目

2021年河北沧州军队文职公共科目提前学:刑法练习题(2)

未知 | 2021-02-06 09:56

收藏

文章页

  1. 甲、乙两人共同盗窃一辆价值20万元的汽车,销赃得款6万元,甲分得5万元,乙分得1万元。关于此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对甲、乙按照盗窃20万元处罚

  B. 对甲、乙应按照盗窃6万元处罚

  C. 对甲按照盗窃6万元、对乙按照盗窃1万元处罚

  D. 对甲按照盗窃5万元、对乙按照盗窃1万元处罚

  2. 下列行为中属于犯罪中止的是( )。

  A. 甲抢劫他人财物后,因心生愧疚,返还部分财物

  B. 乙尾随他人准备实施抢劫,因跟踪目标丢失而失败

  C. 丙在杀害他人过程中因心脏病突发而停止犯罪

  D. 丁在入室盗窃过程中因担心有监控而放弃盗窃

  3. 张某为无业青年,一日其在路上闲逛时发现一女孩项链很贵重,就借机靠近然后抓住项链就跑,刚跑了五十米发现该项链为仿制品,就随手将其扔还给该女孩后然后离去。本案中张某抢夺项链的行为所属的犯罪形态是( )。

  A. 犯罪预备

  B. 犯罪中止

  C. 犯罪既遂

  D. 犯罪未遂

  4. 张三与李四有仇,张三欲杀死李四。某一天张三驾车途中发现一人王五,王五与李四长相神似,张三以为是李四,甲车直接撞死王五,后发现不是李四,于是驾车逃走。张三的行为构成( )。

  A. 过失致人死亡罪

  B. 故意杀人罪

  C. 交通肇事罪

  D. 故意伤害罪

  答案与解析:

  1. 【答案】A。【解析】对盗窃罪的盗窃财物数额的计算,应按盗窃财物的实际价值而不是以销脏所得额计算。因甲、乙二人为共犯,所以对甲、乙应按照参与共同盗窃的总数额定罪处罚。因此,本题选择A。

  2. 【答案】D。【解析】A选项,甲的目的已经实现,属于犯罪既遂。B选项,发生在犯罪着手以前,因意志以外的原因而停止,属于犯罪预备。C选项行为人已经着手实施犯罪,因意志以外的原因而停止,属于犯罪未遂。D选项是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是由于主观意志原因而停止的,属于犯罪中止。因此,本题选择D。

  3.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二条规定,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第二十四条规定,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第二十三条规定,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犯罪既遂即故意犯罪的完成形态,是指行为人所实施的犯罪行为已经具备了刑法分则所规定的某一犯罪的全部构成要件。

  本案中张某已经抢到项链,已经既遂,事后的扔回不影响犯罪成立。故A、B、D项错误,排除;C项正确当选。

  故本题选择C。

  4.【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重点罪名。对象错误不影响行为人成立故意犯罪。行为人主观上想杀人,客观上也杀死了人,对于杀死的不管是李四还是王五,都构成故意杀人既遂。本案不构成交通肇事罪,交通肇事罪的主观方面是过失。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项。

文章页
备考资料0元领

文职学霸备考资料包

考点精挑严选

时政专项资料包

时政手册+时政模拟题

点击领取更多资料

添加老师领取更多资料

备考图书
推荐课程
课程名称 课程特色 课程咨询
新大纲特种作战营系列 1、甄选师资深入教研文职考情,紧跟考试趋势
2、阶梯式教学,循序渐进提分
3、短时高效,迅速拿分
立即购买 点击咨询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