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职位表

首页 > 河北公务员考试 > 招考信息 > 职位表

重磅消息!快看!2021河北唐山公务员考试职位表

华图教育 | 2021-03-01 22:21

收藏

文章页

  2021河北公务员考试公告和职位表已发布!每人只能报考一个职位。为方便各位考生及时报名,河北公务员考试网为大家整理了2021年河北公务员考试相关信息,希望对考生报考和备考有所帮助!

河北省考职位查询

点击图片:一键筛选适合自己的职位

  (一)河北省考相关信息汇总

  【超值推荐】上岸吧少年1元省考核心礼包(点击购买)

  【刷题推荐】公考必刷10000题!一步到位(点击购买)

  【备考图书】河北省考教材+试卷6本套(点击购买)

  【上岸课程】2021河北公务员考试新大纲课程(点击查看)

  (二)2021河北省考报考指导:非全日制大专可以报考吗?

  答:往年公告要求报名条件为: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均可以报名考试。更多关于河北省考相关问题可点击下方链接查询

  河北公务员考试报考答疑:https://he.huatu.com/zt/skdy/

  (三)备考时间紧张,考生可大量刷题【点击查看:各省公务员考试历年试题

 

  本篇行测真题内容为202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副省级行测试卷篇章阅读模块题型行测真题:这段文字意在说明,考生可以通过本文查看2020年国考行测真题答案及解析,也可点击进入行测题库练习更多的行测真题及模拟试卷,提高行测做题准确率,获得行测80+分数。

  【202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副省级-篇章阅读】

  [资料一]

  ①1928年,洛阳金村的古墓里出土了数千件战国时期文物,其中有一面镜子,上面雕镂着一个披甲执剑,头上戴冠的武官。有趣的是,冠两侧都插着羽毛,专家认为那是一种名为“鹖”的鸟的尾羽,这种冠就叫“鹖冠”。“鹖冠”是战国到汉代时武官所戴之冠,鹖鸟生性好斗,至死不却,因此武官佩戴鹖冠,以此昭示英勇气概。

  ②武官戴“鹖冠”,文官的冠则叫“进贤冠”,代表文官有举荐贤能的义务。那么“进贤冠”又有怎样的装饰呢?山东沂南汉墓出土的画像石上有一个画面:两位身穿袍服的文官,头戴“进贤冠”,耳旁像簪花一样插着一支笔,这种装饰叫作“簪笔”。“簪笔”是汉代的一种制度,文官上朝奏事时,要在奏牍上书写,写完之后笔没处放,就插在耳边,久而久之就成了服制的定规。“簪笔”制度一直沿用到北朝,只不过换了一种形式,名称也由“簪笔”变成“垂笔”。

  ③在古代男子的冠中,最尊贵的是“冕”。“冕”是帝王、诸侯和卿大夫所戴的一种礼冠,专门用于重大祭祀,也叫做“冕冠”。“冕冠”每个部分的形制都有特殊意义,比如其顶盖叫作“冕板”,一般为长条形,前圆后方,后端又比前端高出三厘米左右,这是象征戴冠者的匍匐形态,表示对天地宇宙的尊崇;“冕板”的前后两端分别垂挂数串玉珠,叫做“旒”,一旒就是一串珠玉。旒的多少视身份而定,帝王专用十二旒,其余按等级递减为九旒、七旒和五旒。在“冕板”的两侧还垂有两根丝带,下端分别系着一枚丸状玉石,名曰“充耳”。“旒”与“充耳”的设计也有用意:“旒”用来“障视”,“充耳”用来“止听”,这是提醒人们在庄严神圣的祭祀场合,不看不正之物,不听不正之语。成语“视而不见”和“充耳不闻”即由此而来。

  ④冠冕形制如此复杂,却还不是极限。北周有位皇帝退位后当起了太上皇,为了将自己与现任皇帝区分开来,规定太上皇的冕用二十四串垂旒。但是旒数多了,走起路来更得小心翼翼、缓步而行,其实这也是戴冠冕的用意之一,就是要让人端正行走。身形一端正,人就显得有气派,这就是所谓“冠冕堂皇”。

  ⑤当然,“冠冕”不仅仅是为了“堂皇”。《礼记•冠义》中说“冠者,礼之始也”,这是古人重视冠冕的主要原因。“礼”是古代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用于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是古代帝王稳定社会的手段。礼有如此宏大的意义,作为“礼之始”的冠当然意义非凡。所以在古代,冠不是随便什么人都戴的,古书上说“二十成人,士冠,庶人巾”。可见在当时,只有贵族子弟才能戴冠,平民百姓还没有这个资格。古代贵族男子到了二十岁,就要举行隆重的加冠典礼,以示成年,而后才能被赋予贵族子弟的各种权利和义务。冠礼极其复杂,单是加冠仪式就要举行三次,每次戴的冠都不一样,依次是缁布冠、皮弁和爵弁。这三种冠分别用于平日起居、打猎征战和祭祀活动,也分别象征着“士”的日常、战争和宗教生活。

  ⑥冠的象征含义既然如此之多、那么可想而知,冠是不能乱戴的,乱戴就意味着不尊礼。《左转》曾记载过一桩“失礼”之事:卫国国君请两个大臣来朝中喝酒,两个大臣早早就穿着朝服在朝中等候,国君却忘记此事,跑到园子里打猎去了,两个大臣只好到园中见他

  。国君听闻,戴着打猎的皮弁就出来了,惹得两位大臣十分愤怒。由此可见,依据场合戴冠才是合乎礼制的,即使君王也不能无礼。所以孔子说“君子正其衣冠”,其意不仅在于要衣冠周正,还在于要符合礼仪。正因如此,孔子的弟子子路在即将战死的时候,也要将自己被打落的冠系好,所谓“君子死,冠不免”。在死亡面前,子路还要结缨正冠,这在现代人看来未免太过迂腐,但这正是当时所崇尚的君子品格,也说明服饰制度对经国治世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么一想,“冠冕”确实要“堂皇”。

  下面这段文字最适合放在文中哪一位置?

  由此可见,一种服饰的出现与流行有各种各样的缘由,但是纵观中国服饰史,就会发现这些缘由中最重要的还是政治因素。通过“冠”的形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一点。

  A、①和②中间

  B、②和③中间

  C、③和④中间

  D、④和⑤中间

  【行测真题与答案解析】

  答案:B

  题目解析:

  题干中文段通过“由此可见”总结前文,并通过“但”转折衔接下文话题。文段总结前文表示一种服饰出现与流行会有多种缘由,接着转折表示缘由中最重要的还算政治因素,并引出“‘冠’的形制”的话题内容,表示根据“冠”的形制可以更好的理解政治因素。即这个文段的前文应该描述服饰出现和流行的具体缘由,下文应该对应“‘冠’的形制”的具体内容。

  ①主要描述武官的“鹖冠”命名的由来及相应寓意;②主要描写文官的“进贤冠”代表的含义和具体装饰;③介绍“冠”中最重要的冕,并对冕冠的形制具体内容进行描述;④表示冠冕形制中区分身份的复杂性;⑤表示“冠冕”不仅仅是为了“堂皇”,主要是因为礼制。分析几个文段,③是介绍冕冠的形制具体内容,所以题干文段要放在③前面,排除CD。①②均是关于服饰内容的描写,所以题干文段应该放在②后面,即题干文段放在②和③中间,对应B选项。

  故本题答案为B。

  原文出自:《冠冕何以堂皇》

  

文章页
备考资料0元领

河北省公务员考试

往年面试题

时政专项资料包

时政手册+时政模拟题

河北公务员考试面试资料包

0元领取先到先得

备考图书
推荐课程
课程名称 课程介绍 课程咨询
26公考书院系列课程 151天【书院培优】定制班
🌟 双考丨国笔95天+省笔56天
👉 石家庄 鹿泉基地 封闭集训
👉 长周期备考 让自己稳稳上岸
立即购买 点击咨询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