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诗是不可译的,中国古典诗歌更是不可译的。”爱好古典诗歌的中国人,包括不少作家、学者、翻译家常常如是说,语气中带着七分________三分________。然而,话说回来,如果没有翻译,中国古典诗歌如何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呢?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自豪遗憾
B. 无奈悲伤
C. 感伤埋怨
D. 骄傲惭愧
2. 茶艺与茶道精神是中国茶文化的核心。“艺”是指制茶、烹茶、品茶等艺茶之术,“道”是指艺茶过程中所________的精神。有道而无艺,那是________的理论;有艺而无道,艺则无精、无神。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传达虚浮
B. 包涵虚无
C. 贯穿空洞
D. 体现枯燥
1.【答案】A 【解题思路】 第一步,根据“七分”“三分”可知,空格处填入词语应相反相对,且第一空主语为“爱 好古典诗歌的中国人”,因此第一空应该是积极感情倾向。B 项“无奈”、C 项“感伤”,两 项词语均为消极感情色彩,不符合语境,排除 B 项和 C 项。 第二步,再看第二空。根据“如果没有翻译,中国古典诗歌如何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呢” 可知,“三分”表达因为无法翻译,中国古典诗歌走不出国门,走不向世界的可惜。A 项“遗 憾”侧重可惜,符合语境。D 项“惭愧”侧重自己做错了事而感到不安,与前文“爱好古典 诗歌的中国人”语境不符。因此,选择 A 选项。
【拓展】无
2.【答案】C
【解题思路】 第一步,第二空为突破口。与“理论”搭配,且根据“艺则无精、无神”可知,表达“有 道而无艺”的理论没有实质内容,不充实丰富。辨析选项,A 项“虚浮”指不切实、不踏实, 常搭配计划、作风等,与“理论”搭配不当,排除 A 项。D 项“枯燥”指单调、没有趣味, 不能与后文的“无精无神”相呼应,排除 D 项。“空洞”“虚无”均符合语境。 第二步,再看第一空,辨析 B 项和 C 项。“贯穿”指穿过,连通;“包涵”指包括,含有。 根据“艺茶过程中”可知,“贯穿”比“包涵”更符合语境。因此,选择 C 选项。
【拓展】 虚无:有而若无,实而若虚,道家用来指“道”(真理)的本体无所不在,但无形象可 见。 空洞:物体内部的窟窿或者指没有内容或内容不切实。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