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行测真题

首页 > 河北公务员考试 > 试题资料 > 行测真题

孔子以“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教学相长”为方针,以培养“博

未知 | 2021-03-27 18:26

收藏

文章页

  (考生回忆版)孔子以“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教学相长”为方针,以培养“博学通才之士”为目标,对学生进行礼、乐、御、射、书、数“六艺”教育,其中,数即数学,乐和声学有关,御和力学有关,射和机械有关。《中庸》上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学、问、思、辨、行,完全符合认识过程和研究科学的方法,即获取信息、提出问题、思维推理、检验结果、躬身实践。在儒家崇尚务实和“经世致用”思想影响下,中国古代科技具有强烈的实用性,形成了以农、医、天、算四大学科和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技术发明创造。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中华古代文明具有文理交融的包容性

  B.古代科技是传统儒家思想的实现途径

  C.传统文化和古代科技存在必然的联系

  D.传统文化对古代科技发展有积极影响

  【答案】D

  【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先通过引用孔子“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教学相长”的方针谈论了它对于“六艺”教育的联系。接着借用《中庸》里的观点继续讨论其与科学研究方法的关系。最后对上文进行总结,论述了儒家思想对中国古代科技的影响,形成了具有实用性的科学技术。通过分析可知,文段为“分—总”结构,最后一句为文段重点。

  第二步,对比选项。D项“传统文化对古代科技发展有积极影响”与文段重点句表述最为接近。

  因此,选择D选项。

  更多查看更多公务员试题:https://he.huatu.com/shiti/xc/

文章页
备考资料0元领

河北省考系统课程赠送

“敲”多备考课程

时政专项资料包

时政手册+时政模拟题

河北省考往年试题及解析

0元领取先到先得

备考图书
推荐课程
课程名称 课程介绍 课程咨询
魔考致胜37天套题班 ✔ 含:基础知识串讲
✔ 含:21套套题刷题
✔ 含:7天考前冲刺
立即购买 点击咨询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