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考公告 | 职位表 | 报名时间 | 报名入口 | 准考证打印 | 成绩查询 | 信息汇总 |
【2020特岗教师职位表信息】
(一)面向全国招聘高校毕业生到我省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和国家级、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村学校任教,完善我省农村教师补充新机制,逐步解决我省农村学校师资总量不足和结构性矛盾等问题,提高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农村教育教学质量,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和城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
(二)特岗教师聘期三年。2020年我省计划为55个设岗县招聘特岗教师8200名,其中农村初中教师3000名,农村小学教师5200名。各设岗县分学科岗位详见《河北省2020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国家特设岗位计划招聘岗位表》(附件1)。
【2021特岗教师招聘考试面试内容】
面试
1.确定面试人员。根据考生志愿和笔试成绩排序,按照设岗县岗位设置数的1:1.5比例确定参加面试人员。对面试人选达不到1:1.5比例的,原则上在同意调剂报考同一设岗市内其它设岗县相同学科未进入本县面试的人员中,按照笔试成绩从高到低顺序调剂;取得面试资格人选的最后1名,有2名及以上应聘考生笔试成绩相同,则同时取得面试资格。应聘考生于2020年8月5日登录河北教师教育网“特岗教师招聘专栏”的“个人空间”,查询本人是否取得面试资格。
2.面试时间:2020年8月7日至8月9日,具体面试时间由各设岗县确定,并报所在市教育局备案。参加面试的考生,可通过所报设岗县教育局特岗教师招聘联系方式提前咨询面试事宜。
3.面试。面试工作由设岗市教育局统一组织实施,也可在设岗市教育局指导下,由设岗县教育局组织实施。要依照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要求合理安排面试相关工作。应聘考生须按照面试要求按时到指定地点参加面试。
面试前,设岗县须对取得面试资格的考生进行证件审核。包括应聘考生本人的身份证、毕业证、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证书和教师资格证书(或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合格证明)等证书原件;师范类专科考生,查验能够证明考生户籍或生源是河北籍的证明材料和师范类专业毕业的证明材料原件;河北籍或湖北籍考生查验考生的户籍证明材料原件。查验证件、证书和证明是否真实有效,是否与网报信息一致。不能提供或提供虚假证件、证明的,或与网报信息不一致的,取消其面试资格。
面试内容主要考察应聘考生的学科知识、教育教学能力、教师基本素养、语言表达能力、仪表举止等,采取课堂试讲和答辩等形式。面试成绩总分为100分。
【历年特岗教师招聘信息】
历年特岗教师招聘信息 | |||||
年份 | 考试公告 | 发布时间 | 招录人数 | 报名时间 | 笔试时间 |
2021 | ....... | ....... | ....... | ....... | |
2020 | 2020河北特岗教师招聘8200人公告 | 6月24日 | 8200 | 6月28日至7月3日 | 7月21日 |
2019 | 2019河北招聘特岗教师7500人 | 6月5日 | 7500 | 6月11日至6月23日 | 7月14日 |
2018 | 2018河北特岗教师招录7000人 公告 | 5月31日 | 7000 | 6月8日至6月19日 | 7月15日 |
2017 | 2017河北特岗教师招聘6000人 6月5报名 | 5月27日 | 6000 | 6月5日至6月16日 | 7月16日 |
【2021特岗教师备考推荐】
【2021特岗教师考点解析】
【高频考点——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一、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
1.学生的思想品德由知、情、意、行四个心理因素构成。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即这四个心理因素的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学校德育过程也就是对这四个品德心理因素的培养过程。
知即品德认识,是人们对是非善恶的认识和评价,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品德观念,包括品德知识和品德判断两个方面。品德认识是学生品德形成的基础。情即品德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做出是非、善恶判断时引起的内心体验,表现为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爱憎、好恶的态度。品德情感是学生产生品德行为的内部动力,是实现转化的催化剂。
意即品德意志,是人们为实现一定的品德行为目的所做出的努力的过程。品德意志是调节学生品德行为的精神力量。
行即品德行为,它是通过实践或练习形成的,是实现品德认识、情感以及由品德需要产生的品德动机的行为定向及外部表现。品德行为是衡量品德水平的重要标志。
2.德育过程一般以知为开端,以行为终结。但由于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德育影响的多样性等因素,在德育具体实施过程中,又具有多种开端,可根据学生品德发展的具体情况,或从导之以行开始,或从动之以情开始,或从锻炼品德意志开始,最后达到使学生品德在知、情、意、行几方面和谐发展的目的。
二、德育过程是一个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发展过程
在德育过程中,学生思想内部的矛盾斗争,实质上是对外界教育因素的分析、综合过程。教育者应当自觉利用矛盾运动的规律,促进学生思想矛盾向社会需要的方向转化。
学生的自我教育过程,实际上也是他们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过程,斗争的过程也是学生品德不断发展的过程,这一规律要求教育者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发挥学生在德育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
三、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1.活动和交往是品德形成的基础。个体的思想品德是在活动和交往的过程中,接受外界教育影响,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并最终通过活动和交往的过程表现出来。有目的地根据德育目标和思想品德的形成规律设计实施活动,能加快个体品德发展的速度,对学生品德发展方向起规范和保证作用。
2.学生在活动中,必定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其中既有校内的正式影响,又有校外的非正式影响;既有积极正面的影响,也有消极负面的影响。学校德育应在多方面影响中发挥主导作用,抵制负面消极影响,将各种积极正面的教育影响统一到教育目的上来,形成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合力,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发展。
四、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1.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一方面,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德育要在内容、手段、方法等方面不断加以调整和补充,另一方面,知、情、意、行等心理因素的培养提高也需要长期的训练和积累,这就决定了德育过程必然是一个长期的、坚持不懈的过程。
2.德育过程是一个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学生正处于成长期,世界观尚未形成,思想很不稳定,品德发展容易出现反复,这就要求教育者要正确认识和对待这种现象,持之以恒、耐心细致地教育学生,引导学生在反复中逐步前进。
【同步训练】
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是知、情、意、行,其中基础性的要素是( )
A.知
B.情
C.意
D.行
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