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申论

首页 > 河北国家公务员考试 > 备考技巧 > 申论

2022河北唐山国家公务员申论备考:治理环境污染不能总靠市长“逼

未知 | 2021-05-21 14:10

收藏

文章页
2022河北唐山国家公务员申论备考:治理环境污染不能总靠市长“逼问”

  【热点背景】

  5月11日,在江苏本地节目《政风热线·市长上线》现场,扬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宝娟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观看了当地村民拍摄的一段视频。从视频来看,高邮市某电镀厂向河里排放大量带有泡沫的废水,导致河流被污染,但是该村民多次向当地生态环境局举报,却被告知检测正常。于是,就发生了市长“怼”人的一幕。“群众眼睛能看到的,为什么还说没有问题?”。

  【综合分析】

  水中充满泡沫、河道泛白,即便不在现场、仅通过视频画面也能确定,这条河流存在污染问题是毋庸置疑的。然而,在村民多次举报之后,当地有关部门还能“内心毫无波澜”地睁着眼睛说瞎话,这让人难以接受。

  在这种语境下,该市市长在政风节目上能点出问题所在,说出民众心声,回应民众关切,这种直面问题的态度值得肯定。

  近年来,随着电视问政类节目的兴起,各地一些职能部门因为不作为、懒作为,在电视上被当地行政长官当面批评的案例并不少见。这充分显示了舆论监督的效能,也倒逼地方行政部门改进工作方式,提高行政效率,真正为民办事。

  但治理环境污染不能总是靠市长“逼问”。正常情况下,环保部门理应通过日常执法,及时发现并处理好污染问题。村民三番五次反映没有效果,直至“捅到”市长那里,这体现的恰恰是一种对民生问题的敷衍塞责。解决民生痛点,本不该如此。

  整治环境治理不作为,需要依靠严厉的问责机制,对应付了事甚至违规决策、严重失职失责的责任人员,该问责的就要问责。在电视节目上被市长“逼问”之后,当地环保部门显然应该及时整改。当然,更重要的是,当地也该以此为契机,反思为民服务方式,强化履职意识。只有在日常工作中,真正把民众利益放在心里,各级官员有直面问题的勇气,才能真正避免这种在众目睽睽之下出丑的尴尬,在“不以事小而不为”中获得民众赞许。
 

     ----相关推荐----

     2022国家公务员笔试课程
     2022国家公务员面试课程

文章页
备考资料0元领

国家公务员备考资料

往年试题+时政热词

时政专项资料包

时政手册+时政模拟题

国考笔试攻略宝库

申论备考+行测备考三色笔记

备考图书
推荐课程
课程名称 课程介绍 课程咨询
2026公考书院系列课程 🌟 151天【书院培优】定制班
🌟 双考丨国笔95天+省笔56天
👉 石家庄 鹿泉基地 封闭集训
👉 长周期备考 让自己稳稳上岸
立即购买 点击咨询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