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申论

首页 > 河北国家公务员考试 > 备考技巧 > 申论

2022年河北石家庄国考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拖星”干部拖垮&#82

未知 | 2021-06-07 13:52

收藏

文章页

  【热点背景】

  近年来,一些地方的群众造出一个新词——“拖星”,专指一些办事拖拉、推诿扯皮、不担当不作为的干部。他们打太极、和稀泥、言必称程序。结果,事情被拖黄,企业被拖垮,群众被拖怕,小纠纷拖成大矛盾,严重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

  【试题模拟】

  近年来,一些地方的群众造出一个新词——“拖星”,一些领导干部发现纠纷,要求及时处置,但一些部门“催一催,动一动。领导一换,就不动”,让当事人苦不堪言。对此,你怎么看?

  【观点分析】

  在改革加速、社会转型期,基层工作对干部全方面综合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一些干部私下抱怨,“越来越不会干,不知道怎么干”。面对这种情况,他们不是迎难而上,而是退避三舍,想着熬到换岗、熬到退休就省心了。

  一些拖延几年十几年的老大难问题,一旦被媒体曝光或被领导批示,往往几个月内就能快速解决。一些干部直言,外在压力是“拖星”的克星。

  有专家说,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这些“拖星”容易造成公众对政府的不满和不信任,透支政府信用,即便有再好听的借口,也无异于饮鸩止渴。

  【对策】

  基层干部群众认为,面对多年无法解决的旧账,仅凭基层的力量难以妥善解决,亟须更高层面介入,才能推动事情圆满解决,给群众一个交代。

  加强体制内的压力。政府系统各部门间要有清晰的界限,厘清各岗位的职责。在此基础上,将每位干部的绩效、群众满意度与其工资、福利、奖惩挂钩,实行严格的责任制,不给拖延预留空间。

  “拖星”本质是一种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基层呼吁,希望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从严查处一批典型案件,起到震慑作用。可开通举报电话、设置举报信箱,设置曝光台,及时曝光庸懒散浮拖的各类不良现象及典型案例,加强群众监督。相关部门也可以采取不打招呼、不定时间的方式随机暗访抽查,对于一些长期得不到解决的案件,采取挂牌督办的方式,给基层群众信心。

文章页
备考资料0元领

国家公务员备考资料

往年试题+时政热词

时政专项资料包

时政手册+时政模拟题

国考笔试攻略宝库

申论备考+行测备考三色笔记

备考图书
推荐课程
课程名称 课程介绍 课程咨询
2026公考书院系列课程 🌟 151天【书院培优】定制班
🌟 双考丨国笔95天+省笔56天
👉 石家庄 鹿泉基地 封闭集训
👉 长周期备考 让自己稳稳上岸
立即购买 点击咨询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