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公务员行测试题

首页 > 试题汇总 > 公务员行测试题

古语“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或相倍蓰,或相什百,或相千万。子

未知 | 2021-06-15 13:43

收藏

  (单选题)古语“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或相倍蓰,或相什百,或相千万。子比而同之,是乱天下也。(《孟子·滕文公上》)”主要体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是:

  A.事物运动、变化和发展原理

  B.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关系原理

  C.矛盾的普遍性原理

  D.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正确答案:D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二步,题干中孟子话语的意思是:事物千差万别,这是客观情形。(它们的价值)有的相差一倍、五倍,有的相差十倍、百倍,有的相差千倍万倍。你把它们放在一起等同看待,这是在扰乱天下。这段话指出事物之间存在着差异性,也就是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殊性,即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因此,选择D选项。

  
拓展

  A项: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规律是指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无限变化和永恒发展的物质世界,而发展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与题干所表达意思不符。

  B项: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之间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是指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之间是相互联结又是相互制约的。同一性依赖于斗争性,同一是包含着差别、对立的同一,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另一方面,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斗争是同一中的斗争,没有同一性,斗争性也不能成立。与题干所表达意思不符。

  C项: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与题干所表达意思不符。

  
考点

  常识判断

  政治

  哲学

  
来源

  2017年0326深圳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第1题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