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与这句话体现的哲学道理不同的是:
A.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B.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C.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吾未见力不足者
D.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哲学并选择错项。
第二步,“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出自战国荀况的《荀子·修身篇第二》,意思是:路程即使很近,但不走就不能到达;事情即使很小,但不做就不能成功。体现了质量互变规律。A项中“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出自《论语》。意思是几个人在一起,其中必有一人是可以学习的能者,选择他的长处学习,看见没有德行的人,自己就要反省是否有和他一样的错误。强调要虚心学习,善于反省。无法体现质量互变规律。
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
B项:“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出自《周易·系辞下》,意思是不积累善行就不能成名,不积累恶行就不会毁灭自己。这体现了量变(小的善行、小的恶行)是质变(出名、自取灭亡)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C项:“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是指有能一天把自己的力量用在实行仁德上吗?我还没有看见力量不够的。出自《论语·里仁》。体现了质量互变规律。
D项:“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出自《荀子·劝学》。意思是:没有一步半步的积累,就没有办法到达千里的地方;不积累小河流,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海。比喻积累的作用,可以充实、丰富、完善自己。可用来论说学习工作贵在不断积累。体现了质量互变辩证关系中,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没有一定的量变,就不会发生质变。同时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单纯的量变不会无限地持续下去,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考点
常识判断
政治
哲学
来源
2017年湖北省选调生招录考试《综测》真题第13题、2017年湖北省选调生招录考试《行测》真题第1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