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公务员行测试题

首页 > 试题汇总 > 公务员行测试题

针对我国疫情防控工作,“要变压力为动力,善于化危为机”。以下

未知 | 2021-06-18 16:04

收藏

  (单选题)针对我国疫情防控工作,“要变压力为动力,善于化危为机”。以下典故与“善于化危为机”所蕴含的哲学原理一致的是:

  A.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B.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D.南橘北枳,便分两等

 

  正确答案:A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哲学。

  第二步,“化危为机”揭示的是辩证法中的对立统一规律,指的是任何事物以及事物内部以及事物之间都包含着矛盾。而矛盾双方的统一与斗争,推动着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对立面的相互斗争并不是在双方之间划出一条绝对分明的和固定不变的界限。在对立面的相互斗争中,就有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斗争的结果,可以使双方相互转化、相互过渡。危机与机遇就是矛盾的两个方面,他们相互斗争,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塞翁失马,本来是件坏事,可坏事中有时可能蕴含好事。符合题意。

  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

  B项:“绳锯木断,水滴石穿”指的是量变产生质变。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会发生质变——木断、石穿。不符合题意。B项错误。

  C项:“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指的是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只有当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才会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不会永远维持下去,当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就必然会引起质变,变为另一种性质的事物。不符合题意。C项错误。

  D项:“南橘北枳,便分两等”指的是南方的橘子移植到北方就会变为枳。环境变了,事物的性质也变了。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的产生、发展和灭亡,总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外因是变化的条件。不符合题意。D项错误。

  
考点

  常识判断

  政治

  哲学

  
来源

  2020年0809广东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乡镇)(网友回忆)第11题、2020年0809广东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县级)(网友回忆)第19题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