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核泄漏事故。我国国民为防止核辐射扩散对健康有可能带来的不利的影响,于是争相抢购碘盐、碘片等预防性物品,个别商店趁机哄抬物价。这一事实说明市场调节具有:
A.自发性
B.滞后性
C.盲目性
D.竞争性
正确答案:A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市场调节的缺陷。
第二步,自发性,即市场主体在利益驱动下会产生一些违反市场原则的“损人利己”行为。“哄抬物价”体现了市场主体的“损他”(损害他人利益)行为,反映了市场经济的自发性。
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
市场调节的缺陷有三个: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
B项:滞后性是指市场调节的结果总是比较慢,不能及时给生产者提供产品的供求信息,最终导致供过于求或供不应求。
C项:盲目性就是生产者在市场调节的作用下,会跟风生产某种产品,其结果是导致资源浪费,生产者亏损。
D项:市场经济具有竞争性的特点,所以企业之间必然存在激烈竞争,竞争又必然要求企业以市场为导向,尽量占领市场。
解题技巧:本题可以用《常识速记口诀88条》中的口诀秒杀,自发性“损人利己”,盲目性“损己不害人”
考点
常识判断
经济
微观经济
来源
2011年0410安徽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第10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