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考公告 | 职位表【职位筛选】| 考试大纲 | 报名入口 | 确认缴费入口 | 准考证打印入口 |【在线客服】
》》笔试课程体系 | 1元先学礼包 | 公安资料包 | 考点诊断班 | 讲义6本套 | 模块宝典5本套 | 往年试题2本套
【国考考试录用专题网站】202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发布了么?报名条件有哪些?根据往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发布时间来看,今年考试公告或将在10月份发布!河北华图现提供2022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发布预约服务,公告发布后发送短信通知,让您放心等考,安心备考! >>一键预约
什么是“基层工作经历”?
基层工作经历,是指在县级及以下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村(社区)组织及其他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等工作的经历。
在军队团和相当于团以下单位工作的经历,退役士兵在军队服现役的经历,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到高校毕业生实习见习基地(该基地为基层单位)参加见习或者到企事业单位参与项目研究的经历,可视为基层工作经历。
报考中央机关的人员,曾在市(地)级直属机关工作的经历,也可视为基层工作经历。
在省级及以上机关借调(帮助)工作的经历和应届毕业生在校期间的社会实践经历,不能视为基层工作经历,不计入基层工作经历时间。
(一)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条件
参考2021年国考公告,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国考报名条件/报考要求等信息如下: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1984年10月至2002年10月期间出生),2021年应届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非在职)人员年龄可放宽到40周岁以下(1979年10月以后出生);
(3)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
(4)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行;
(5)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和心理素质;
(6)具有符合职位要求的工作能力;
(7)具有大学专科及以上文化程度;
(8)具备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规定的拟任职位所要求的其他资格条件。
中央机关及其省级直属机构除部分特殊职位和专业性较强的职位外,主要招录具有2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人员。市(地)级及以下直属机构主要招录高校应届毕业生。市(地)级及以下直属机构(含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单位)设置10%—15%的计划,用于招录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服务基层项目人员和在军队服役5年(含)以上的高校毕业生退役士兵。地处艰苦边远地区的县(区)级及以下直属机构(含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单位),按照《关于做好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公务员考试录用工作的意见》要求,采取降低学历要求、放宽专业条件、不限制工作年限和经历、单独划定笔试合格分数线等措施,适当降低进入门槛,推动工作力量向基层一线和艰苦边远地区倾斜。
招考职位明确要求有基层工作经历的,报考者须具备相应的基层工作经历。基层工作经历,是指在县级及以下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村(社区)组织及其他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等工作的经历。在军队团和相当于团以下单位工作的经历,退役士兵在军队服现役的经历,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到高校毕业生实习见习基地(该基地为基层单位)参加见习或者到企事业单位参与项目研究的经历,可视为基层工作经历。报考中央机关的,曾在市(地)直属机关工作的经历,也可视为基层工作经历。基层工作经历计算时间截止到2020年10月。
现役军人、在读的非应届毕业生、在职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工作人员,不能报考。
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人员、被开除中国共产党党籍的人员、被开除公职的人员、被依法列为失信联合惩戒对象的人员,在各级公务员招考中被认定有舞弊等严重违反录用纪律行为的人员,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工作人员被辞退未满5年的,以及法律法规规定不得录用为公务员的其他情形的人员,不得报考。
报考者不得报考录用后即构成公务员法第七十四条所列情形的职位,也不得报考与本人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以及近姻亲关系的人员担任领导成员的用人单位的职位。
(仅供参考!具体报名条件以官方发布最新公告为准)
(二)2022国考笔试备考图书网课
【 1元礼包】: 国考先学礼包 | 公安专项暑期资料包 (点击下单)
【基础备考】: 2022国家公务员笔试讲义6本套 (点击查看)
【模块备考】: 第16版模块宝典5本套(言语+数量+判断+资料+常识)
【 5100题 】: 2022国考(行测+申论)配套题库6本套 5100题 (点击购买)
【网络课程】: 2022国考笔试系统提升班 800+课时 | 笔试模块刷题 (点击选课)
【笔试课程】: 2022国家公务员笔试课程体系 (点击选课)
(三)往年国考时间安排信息汇总
往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时间安排表汇总(2016-2021) | |||||||
年份/公告 | 公告发布时间 | 职位表 | 报名时间 | 确认/缴费时间 | 打印准考证 | 笔试时间 | 成绩查询 |
---|---|---|---|---|---|---|---|
2021 | 2020.10.14 | 点击下载 | 10.15-24 | 11.1-7 | 11.23-29 | 11.29 | 2021.1.10 |
2020 | 2019.10.14 | 点击下载 | 10.15-24 | 10.31-11.6 | 11.18-24 | 11.24 | 2020.1.7 |
2019 | 2018.10.21 | 点击下载 | 10.22-31 | 11.8-14 | 11.26-12.2 | 12.2 | 2019.1.17 |
2018 | 2017.10.28 | 点击下载 | 10.30-11.8 | 11.17-11.22 | 12.4-10 | 12.10 | 2018.1.24 |
2017 | 2016.10.13 | 点击下载 | 10.15-24 | 11.2-7 | 11.21-27 | 11.27 | 2017.1.9 |
2016 | 2015.10.13 | 点击下载 | 10.15-24 | 11.2-7 | 11.23-29 | 11.29 | 2016.1.29 |
(四)国家公务员考试答疑
问:国考考试前遗失了身份证怎么办?
答:遗失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的报考人员,需及时到公安部门补办临时身份证。其他证件不能代替居民身份证。
(五)2022国考笔试每日一练
马克思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不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接下来的条件下创造。”当前,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同样离不开中国的现实国情。这必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逻辑起点。
对上文中的“这”理解最准确的是()。
A.中国的现实国情
B.人们创造的历史
C.马克思的原话
D.政治发展的方向
答案:A
解析:
这是一道代词指代题。“这”指代的是前文的某个信息点,前文总共两个信息点1.马克思的话;2.探讨我国政治的发展离不开我国国情。很容易发现文段的结构为:援引马克思的话,引出文段讨论的主题,最后一句话显然在承接文段讨论的主题,所以最后一句话承接第二个信息点探讨我国政治的发展离不开我国国情,所以“这”指代的是A中国的现实国情。
2022国家公务员考试信息汇总:
招录信息---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 | 职位下载【职位筛选】| 考试大纲 | 重要信息汇总
报名通道---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入口 | 报考条件 | 报名确认缴费 | 报名统计 | 照片调整工具
教材资料---1元先学礼包 | 公安资料包 | 考前1万题 | 讲义试题6本 | 模块宝典5本 | 5100题题库
辅导课程---笔试课程体系 | 理论精讲班 | 考点诊断班 | 299套装 | 公考基础班 |【在线客服】
公考考前10000题! 题本+解析22本套装!
早学习早准备,点击图片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