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公基试题

首页 > 试题汇总 > 公基试题

我国现行宪法规定,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下列关于平等的理解

未知 | 2021-08-16 11:04

收藏

  (单选题)我国现行宪法规定,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下列关于平等的理解,正确的是:

  A.平等的本质是权利与义务的对等

  B.形式上的平等高于实质上的平等

  C.立法上的平等就是法律适用上的平等

  D.平等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二步,根据《宪法》第三十三条第二款,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这既包括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也包括公民在守法上一律平等。具体有以下三层含义:1.任何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也都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2.任何人的合法权利都一律平等地受到保护,对违法行为一律依法予以追究。

  3.在法律面前,不允许任何公民享有法律以外的特权,任何人不得强制任何公民承担法律以外的义务,不得使公民受到法律以外的处罚。

  由此可知,“平等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表述正确,是对平等的正确理解,其基本内容包括男女平等、民族平等、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因此,选择D选项。

  拓展

  A项:“平等的本质是权利与义务的对等”表述错误,平等是指依法律规定同等对待,不是指权利和义务的对等。权利和义务对等在现实中是不可能的。A项错误。

  B项:形式平等,是指以法的形式承认所有的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在法律权利和义务上给以相同的对待,禁止有差别待遇的歧视性对待。

  实质平等,就是指国家对形式上的平等可能导致的事实上的不平等,针对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对特定的人群在经济上、社会上、文化上等方面与其他人群存在着的事实上的差异,根据理性的、合理的、正当的决定,采取某些适当的、合理的、必要的区别对待的方式和措施,从而在实质上为公民提供平等发展的条件,缩小仅仅由于形式平等造成的差距,其目的是为了实现实质上的平等。

  由此可知,“形式上的平等高于实质上的平等”表述错误。B项错误。

  C项:“立法上的平等就是法律适用上的平等”表述错误,法律适用上的平等,指不管民族、种族、性别、家庭背景等均平等的适用法律,没有任何人能够享有法律以外的特权。法律适用上的平等,并不代表着立法上的平等,国家基于保护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等一些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会在立法方面做出一些特殊规定。立法上并非平等关系。C项错误。

  考点

  法律

  宪法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来源

  2018.6.23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事业单位招聘《综合知识》真题 第41题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