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卢沟桥事件的爆发,促使原本针锋相对的国共两党暂停对立状态,继而选择了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来进行分析,这一历史事实说明了:
A.在一对矛盾中,居支配地位的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B.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的
C.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和趋势
D.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知识。
第二步,1927年到1937年,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1937年卢沟桥事件的爆发,促使原本针锋相对的国共两党暂停对立状态,继而选择了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对立统一规律中,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联结的原理,即矛盾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同一性体现斗争性。
因此,选择B选项。
拓展
A项: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次要方面是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C项:质量互变规律。①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②总的量变中有部分质变,质变中有量变的特征。③事物的发展总是由量变到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又开始新的量变和新的质变,如此循环往复、相互交替、以至无穷。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D项: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考点
政治
马克思主义哲学
唯物辩证法

扫码免费领取:时政大礼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