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常识
抗美援朝精神:(1)祖国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2)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3)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4)为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慷慨奉献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诚精神;(5)为了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
国家公务员考录专题:2022年国考报名时间为10月15日8:00至10月24日18:00,笔试时间为11月27日至28日,笔试公共科目包括《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科。下面是河北华图为考生整理的2022国考笔试时间、笔试科目及笔试地点等信息,供考生参考。获取更多国考信息,考生可关注2022国考专题(https://he.huatu.com/zt/gkxx/ksjs/)。
(一)2022国考笔试时间|笔试科目|笔试地点
(1)笔试内容|科目:
笔试包括公共科目和专业科目,在考试内容上体现分类分级原则。
公共科目包括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科。其中,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为客观性试题,申论为主观性试题,满分均为100分,详见《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2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笔试考试大纲》。公共科目笔试试卷分为3类,分别适用于中央机关及其省级直属机构综合管理类职位、市(地)级及以下直属机构综合管理类职位和行政执法类职位。所有报考者均需参加公共科目笔试。
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外交部等部门日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德语、朝鲜语(韩语)、葡萄牙语等8个非通用语职位的报考者,还需参加外语水平测试,考试大纲可在考录专题网站和外交部网站查询。
中国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职位、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职位,以及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位的报考者,还需参加专业科目笔试,考试大纲可在考录专题网站和中国银保监会、中国证监会、公安部网站查询。
(2)笔试时间地点:
公共科目笔试时间为:
2021年11月28日上午 9:00—11:00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2021年11月28日下午 14:00—17:00 申论
8个非通用语职位外语水平测试,中国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职位、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职位以及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位专业科目笔试时间为:
2021年11月27日下午 14:00—16:00
笔试在全国各直辖市、省会城市、自治区首府和个别较大城市设置考点。报考者应当按照准考证上确定的时间和地点,同时携带准考证和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与报名时一致)参加考试。8个非通用语职位的报考者在网上报名时,务必将考点选择为北京。中国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职位、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职位以及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位的报考者在网上报名时,务必将考点选择为直辖市、省会城市或者自治区首府。
(3)成绩查询:
笔试阅卷结束后,由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确定各类职位笔试最低合格分数线,对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职位、基层职位和特殊专业职位等,将予以适当倾斜。
报考者可于2022年1月登录考录专题网站查询笔试成绩和最低合格分数线。其中,8个非通用语职位,笔试成绩按照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申论、外语水平测试成绩(考试成绩均按百分制折算,下同)分别占25%、25%、50%的比例合成。中国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职位和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职位,笔试成绩按照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申论、专业科目笔试成绩分别占25%、25%、50%的比例合成。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位,笔试成绩按照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申论、专业科目笔试成绩分别占40%、30%、30%的比例合成。
国考公告>>> | 国考考试大纲>>> | 报名序号查询入口>>> |
报名确认缴费入口>>> | 准考证打印入口>>> | 考试安排汇总>>> |
新大纲课程 | 图书>>> | 查看历年分数线>>> | 领取国考资料>>> |
历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试题 | 202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白皮书 | 近三年国考职位分析等内容
↓↓↓ 扫码0元领 ↓↓↓
(二)国家公务员考试答疑
问:注册后不能登录怎么办?
答:有可能是考生上次登录时没有点“退出”按钮正常退出,请考生先打开浏览器清除缓存,关闭浏览器重新打开网站登录;也有可能是网速慢或密码输入错误,请考生重新登录。
(三)2022国考笔试每日一练
下列说法与文意相符的是:
A.低碳消费方式倡导消费低碳产品,说明低碳消费的价值观是统一的
B.低碳消费方式限制了奢侈浪费,有利于保护日益缺乏的资源
C.低碳消费方式是一种基于文明、科学、健康的生态化消费方式
D.由于诸多原因的制约,因此实现低碳消费方式还是遥遥无期的
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分析选项可知,C项内容与原文中的“低碳消费方式代表着人与自然、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式发展”相对应,是对该句话的解说,二者意义相同。由文中“根据一定时期、一定地区低碳消费的价值观”可知,不同时期和地区的价值观是不同的,即价值观是不统一的,A项与文意不符;B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来,无中生有;根据文中最后一句话可知,推行低碳消费方式需要一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但文中不含遥遥无期之意,因此D项与文意不符。故答案选C。
2022国考推荐阅读:
招录信息---2022国考公告 | 职位表【职位检索】| 公告解读峰会 | 考试大纲 | 专业目录
报名通道---2022国考报名入口 | 报考条件 | 报名人数统计 | 常见问题集锦 | 照片调整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