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下列句中的“故”字与“故逐之”的“故”意思相同的是
A.既克,公问其故
B.温故知新
C.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D.欲擒故纵
正确答案
怎么不是这个?你自己看看啊!
《墨子》 伴 你 学 一.目标定位 1.概括课文的故事情节,理解墨子“非攻”的政治主张,从而认识古代社会。 2.把握运用对话来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体会墨子的机智善辩。 3.反复朗读课文,体会墨子用生动的比喻来劝说楚王的语言艺术,学习墨子的论辩技巧。 二.课前预习 字词疏通: 1.应掌握的字。 公输盘不说yuè 请说之shuō 文轩xuān 雉兔zhì 楠nán 2.解词。(除课文注解外的) 公输盘不说:“说”通“悦”,愉快,高兴。 固不杀人:固,本来,向来。 杀所不足:所,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的”。 不可谓强:强,坚强。 知类:类,类似,这里指类推的道理。 此犹文轩:犹,如同,好像。 以……为:认为……是。 问其故:故,原因,缘故。 然臣之弟子:然,不过,但是。 大意疏通: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的故事情节。 课文记叙了墨子劝阻楚国攻宋的故事。 2.墨子是怎样一步步止楚攻宋的? 第一步:墨子请公输盘帮他杀掉仇人,并用金钱来诱使和刺激公输盘,使公输盘理屈词穷。 第二步:墨子采用假设的方式,连用三个对比使楚王理屈词穷。 第三步:墨子模拟攻守,说明楚国攻打宋国不会有好结果,最终促使楚王放弃攻打宋国。 三.课中探究 重点讲解: 1.文章开头第一段写墨子“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表现了墨子怎样的精神? 楚国造云梯之械来攻打宋国,墨子见宋国形势危急,于是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表现了墨子不辞劳苦的精神。 2.墨子怎样让公输盘理屈词穷? 墨子请公输盘帮他杀掉仇人,并说“请献十金”,用金钱来刺激公输盘,诱导公输盘说出“吾义固不杀人”,然后抓住这句话,据理指出,公输盘为楚国造云梯用以攻宋“不可谓智”,“不可谓仁”,“不可谓忠”,“不可谓强”,“不可谓知类”。这五个“不可谓”,全面批判了公输盘的行为,使公输盘所标榜的“义”失去根据,站不住脚,让公输盘无话可说。 3.墨子怎样让楚王理屈词穷? 对楚王,墨子先用一个假设,说有这样一个人,自己有好东西而去偷别人不好的东西,由此问楚王“此为何若人”,诱使楚王说出“必为有窃疾矣”,这正是墨子要楚王说出的话。于是,墨子连用三个对比,将楚国的物产丰富与宋国的物产贫乏作鲜明的比较,从而类推出楚国攻宋是“与此同类”的结论,使楚王也无话可答,而只得说“善哉”。 4.你认为墨子有什么样的特点? 墨子为了阻止楚王攻宋而不辞劳苦,面对楚王和公输盘无所畏惧,镇定自若,机智善辩,敢于顽强的斗争,充满智慧。 难点突破: 1.墨子在劝说公输盘和楚王的过程中表现出了怎样的论辩艺术? 墨子对公输盘和楚王,采用了相同的方法,先诱使对方说出正确观点,然后指出对方的行为与观点相违背,使之陷入自相矛盾中而无法争辩,即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使之理屈词穷。 2.墨子劝说他们时的语言有何特点? 墨子的语言很富有表现力。他连用五个“不可谓”,重重否定,极有气势,使公输盘无从辩驳。而在和楚王的对话中,连用三个对比,并采用夸张的手法,极言楚国之幅员辽阔、物产丰富,宋国之面积狭小、物产贫乏,感染力很强,既满足了楚王的大国虚荣心,又意识到攻打宋国是不义之举。而揭露公输盘的杀机,断绝楚王攻宋的企图这一段对话,长短句交错,语气时缓时急,既从容又有威慑力。 四.课后巩固 五步点击: 1.认识一个字:见 见:在文中是一个多音多义字。①读音为jiàn。在“见公输盘”中,“见”的意思是会见。在“子墨子见王”中,“见”的意思是参见、拜见。在“于是见公输盘”中,“见”的意思是召见,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楚王召见公输盘。②读音为xiàn。在“胡不见我于王”中,“见”的意思是引见。在“风吹草低见牛羊”中,“见”是一个通假字,通“现”,意思是显现、呈现。 2.掌握一个词:所以 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所以:在句中的意思是用来……的方法。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有“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其中“所以”的意思是用来(通过那样的途径来……)。这两句话中的“所以”都和现代汉语中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所以”不同。 3.品味一句话:王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楚王嘴里承认墨子说得有道理,但是,他仗着楚国的实力,认为攻宋势在必行,因此,“善哉”里并没有诚意。“虽然……”一句则体现出一个霸道诸侯的强硬态度,表现了楚王的阴险狡诈。 4.揣摩一个点:文中的疑问词有什么用法?试举例说明。 如“夫子何命焉为”中“焉”与“为”合用,表示疑问语气。“宋何罪之有”是宾语前置句,“何……之有”带有反问的语气。在刘禹锡的《陋室铭》中有一句“孔子云:何陋之有”句式相同。 5.背诵一联诗: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这两句诗出自唐朝诗人李贺的《雁门太守行》。全诗是写将士们进行的一场浴血奋战,这两句写出激战前对垒双方的势态,着墨不多,但紧张的气氛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中考链接: 1.考题示例: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下面语境中“故”字与“故逐之”的“故”意思相同的是( ) A.既克,公问其故。 B.温故知新 C.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D.欲擒故纵 (选自2004年北京市朝阳区中考试题) 2.考题分析:本题重在考查对一词多义的理解和辨析。这就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来考虑。先弄清“故逐之”的“故”意思是所以,然后根据对每句话的理解,确定正确答案。 3.考题答案:C。 伴 你 练 第一部分:基础锤练(20分) 1.墨子是 时期 学派的创始人,《墨子》一书现在一般认为是墨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对 的辑录。(3分) 2.为下列加点的字注音。(3分) 公输盘不说( ) 见我于王( ) 守圉( ) 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请说之 固不杀人 胡不已乎 公输盘诎 4.文中“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一句译文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讲义气不杀少数人却杀多数人,不可以类推。 B.有意思不杀少数人却杀多数人,不能说是明白事理。 C.遵循道义不杀少数人却杀多数人,不能说是明白事理。 D.讲道义不杀少数人却杀多数人,就无所谓了。 5.墨子“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的目的是 ,体现了墨子 的政治主张。(4分) 6.墨子劝说楚王时,运用比喻手法“诱敌深入”的语句是: (3分) 第二部分:课文精读(30分) 一.阅读文段,按要求答题。(15分)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愿借子杀之。”公输盘不说。子墨子曰:“请献十金。”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公输盘服。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公输盘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子墨子曰:“胡不见我于王?”公输盘曰:“诺。”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愿借子杀之 愿: (2)公输盘不说 说: (3)不可谓知类 知类: (4)胡不见我于王 见: 8.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 吾从北方闻子为梯 B.将以攻宋 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C.子墨子闻之 愿借子杀之 D.子墨子起,再拜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 9.翻译下面语句。(3分) (1)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 (2)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 10.墨子与公输盘一见面,向他提出了怎样的请求?墨子是抓住公输盘的哪句话据理力争,让公输盘理屈词穷的?请用原文回答。(2分) 11.墨子的言行反映出他的什么特点?请写出两点。(4分) (1) (2) 二.阅读文段,按要求答题。(15分) 子墨子见王,曰:“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粱肉,邻有糠糟而欲窃之。此为何若人?”王曰:“必为有窃疾矣。”子墨子曰:“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宋所谓无雉兔鲋鱼者也,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荆有长松文梓楩楠豫章,宋无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王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于是见公输盘,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楚王问其故,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楚王曰:“善哉!吾请无攻宋矣。” 12.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子墨子解带为城。 子:_________________ ②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圉:______________ ③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寇:_________________ ④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虽然: 13.翻译下面语句。(4分) ①吾知所以距子矣。 ②虽杀臣,不能绝也。 &nb
解析
解析同上
强烈推荐华图在线题库,
拥有海量考试练习题
免费刷题,记录错题
随时随地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