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公务员行测试题

首页 > 试题汇总 > 公务员行测试题

有学者认为,君子是中国人的集体人格,因为君子有利人利天下、成人

河北华图教育 | 2022-05-12 15:29

收藏

  题目

  有学者认为,“君子”是中国人的集体人格,因为君子有利人利天下、成人之美、周而不比、有礼知耻等内涵。下列各项中的“君子”没有这种内涵的一项是( )

  A.君子于役,不知其期。品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诗经·王风》)

  B.(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C.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

  D.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正确答案

  此题考对词语内涵和文言句子意思的理解的能力。解答此题,要理解文言句子中有没有“君子”的这种内涵,就要先翻译文言句子,理解句子的意思,然后再根据句子的意思来理解有没有“君子”这种内涵,所以理解句子意思是解答此题的关键。A项,“君子于役,不知其期。品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的意思是:我的丈夫在外面服役,不知道他的服役期限有多久。什么时候才回到家呢?鸡儿进窝了,天已经晚了,羊和牛从牧地回来了。我的丈夫还在外面服役,怎么能不想念?由此可知,此处的君子是古代妻子对丈夫的称谓,并不是中国人的集体人格。故选A。

  解析

   解析同上

  强烈推荐华图在线题库

  拥有海量考试练习题

  免费刷题,记录错题

  随时随地练习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