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公务员行测试题

首页 > 试题汇总 > 公务员行测试题

结合《墨池记》上下文,对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理解不正确的一句是

河北华图教育 | 2022-05-12 15:43

收藏

  题目

  结合《墨池记》上下文,对“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理解不正确的一句是

  A.这句话是说,天天练习写字,在附近的水池边洗砚洗笔,把池水都染黑了。

  B.这是写张芝刻苦学习书法的事。

  C.这是写王羲之效法张芝刻苦学习书法的事。

  D.“临池”这两个字,后来成为一个词,指练习写字。

  正确答案

  学习书法谓“临池”。晋卫恒《四体书势》云:“弘农张伯英者,因而转精其巧,凡家之衣帛,必先书而后练之。临池学书,池水尽墨。”“临池”义出此。宋曾巩《墨池记》载,王羲之亦有墨池故迹在临川(今属江西)城东。唐刘梦得《酬家鸡之赠》诗:“日日临池弄小雏,还思写论会官奴。 “临池”这个典故源于晋卫恒的《四体书势》。这个典故与东晋书法家王羲之有关。 王羲之自幼研读书法,他对东汉的大书法家张芝非常崇拜,一有时间就揣摩字体的间架结构和气势,心里想着,手指在衣襟上画着,时间一长,连衣襟都划破了,正因为如此,后人称之为“书圣”。 张芝尤擅长草书,他的治学精神非常严谨,他练习书法与常人不同,在家中的衣帛上朝廷反复书写,书写完了以后,再染色裁衣,他坚持每天在池塘边蘸着池水磨墨写字,天长日久,池塘里的水都变成黑色了,所以人们称他为“草圣”。 王羲之决心要赶上张芝,他一边游历祖国的名山大川,一边用心学习前人的书法,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他每天写完字后,都要到家门前的池塘里洗刷笔砚,天长日久,池塘的水全部成了深黑订互斥就俪脚筹协船茅。人们把这个池塘叫做墨池。 后来,人们用这个典故表示刻苦学习,宋代曾巩的《墨池记》里就有这人:“羲之尝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此其为帮迹,岂信然邪?”

  解析

   解析同上

  强烈推荐华图在线题库

  拥有海量考试练习题

  免费刷题,记录错题

  随时随地练习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