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公务员行测试题

首页 > 试题汇总 > 公务员行测试题

选出翻译准确的一项

河北华图教育 | 2022-05-13 14:37

收藏

  题目

  选出翻译准确的一项

  A.此后又过了四年,舅舅夺去了母亲守节的志向。

  B.此后又过了四年,母亲改了嫁。

  C.我到四岁的时候,舅舅夺去了母亲守节的志向。

  D.我到四岁的时候,母亲改了嫁。

  正确答案

  《论语》十则   一、积累与运用

     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①论语( ) 说( ) 不愠( )

     ②陬邑( ) 三省( ) 传( )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①学而时习之( )

     ②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

     ③诲女知之乎!( )

     ④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⑤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

     ⑥其恕乎!( )

     3.解释下列成语。

     ①温故而知新:

     ②见贤思齐:

     ③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4.《论语》是一部 的书。

     5.孔子,名 ,字 ,我国古代伟大的 家、 家。

     二、阅读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一)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6.第一则中谈学习方法及个人修养的句子分别是哪些?

     7.写出文中孔子论述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的句子。并将此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8.曾子说的“三省吾身”具体是指哪些内容?

     9.你对曾子“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怎样看?结合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二)

     祁黄羊去私

     晋平公问于祁黄羊曰:“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黄羊对曰:“解狐可。”平公曰:“解狐非子之仇也?”曰:“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平公曰:“善。”遂用之。国人称善焉。

     居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曰:“国之尉,其谁可为之?”对曰:“午可。”平公曰:“午非子之子耶?”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平公曰:“善。”又遂用之。国人称善焉。

     孔子闻之,曰:“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矣。”10.祁黄羊向晋平公推荐谁当南阳县令,他与祁黄羊是什么关系?

     11.祁黄羊向晋平公推荐谁当尉官,他与祁黄羊有什么关系?

     12.祁黄羊推荐的人是否合适?

     13.孔子是怎样夸赞祁黄羊的?

     14.祁黄羊的行为表现了他什么样的优秀品质?

     (三)

     ①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②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③子曰:“不愤(心求通而未得之意)不启,不悱(口欲言而不能之状)不发。”

     ④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指古代文化),敏以求之者也。”

     (摘自《论语》)

     15.四则中论述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是哪两则?

     16.哪一则文字中存在通假现象?

     17.试着把上述四则文段翻译成现代汉语。   三、写作

     18.写一段有关学习方法的心得,2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一、1.①lún yuè yùn ②zōu xǐnɡ chuán

     2.①复习 ②诚实 ③同“汝”,人称代词“你”。 ④“知”通“智”,聪明的。

     ⑤凋谢 ⑥大概,也许。

     3.①温习学过的知识,可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②见到贤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和他一样。③几个人在一起行走,其中一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

     4.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

     5.丘 仲尼 思想 教育

     二、(一)6.①写学习方法的句子:学而时习之。写个人修养的句子: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7.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而不去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空想而不学习就会疑惑不解。

     8.①为人谋而不忠乎?②与朋友交而不信乎?③传不习乎?

     9.为别人谋事应当忠诚,对待朋友应当真诚,对老师传授的知识应当认真学习。

     (二)10.推荐解狐为南阳县令。他与解狐是仇人的关系。

     11.推荐祁午为尉官。他与祁午是父子关系。

     12.这两个被祁黄羊推荐的人,国中人民都认为好。

     13.孔子说:多好呀,祁黄羊的话!对外人不因为同他有仇而不推荐,对自己人不因为他是自己的儿子而不推荐,祁黄羊可以说是很公正的。

     14.赞扬了祁黄羊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的大公无私的优秀品质。

     (三)15.学习态度:④;学习方法:③。

     16.①“知”同“智”。

     17.①聪明的人不会疑惑,能看清问题;仁爱的人不会忧愁,性格乐观;勇敢的人不会害怕,敢于拼斗。②孔子说:“天冷了,才晓得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③孔子说:“教导学生,不到他想求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却又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④孔子说:“我不是生来就有知识的人,而是爱好古代文化,靠勤奋敏捷地学习才得来的人。”

     三、18.可以从生活实际出发,把自己的学习方法与《〈论语〉十则》中谈得的学习方法结合起来。   同步练习一

     ●活动与探究

     1.以小组为单位,举行学习情况座谈会,让每位同学谈谈自己的学习态度和方法,总结出自己的学习名言。

     2.学完课文后,哪一点对自己最有启发,写篇随笔,字数、形式不限。

     3.开放探究

     阅读文段,请任选一个角度,简要说说这个故事对你的启发。(50字左右)

     动筒(人名)尝于国学(国学:京师官学的通称)中看博士论难(论难:针对对方的论点进行辩论)云:“孔子弟子达者有七十二人。”动筒因问曰:“达者七十二人,几人已着冠(着冠:成年)?几人未着冠?”博士曰:“经结无文。”动筒曰:“先生读书,岂合(岂合:怎么能)不解?孔子弟子着冠有三十人,未着冠有四十二人?”博士曰:“据何文以知之?”动筒曰:“《论语》云,‘冠者五六人’,五六三十也,‘童子六七人’,六七四十二也,岂非七十二人?坐中大笑。博士无以对。”

     可探究:(1)敢于怀疑。

     (2)不迷信,不盲从。

     (3)要培养创造性思维等。   《论语》十则   作 业 导 航

     1.准确解释文中重点词语。

     2.能将课文部分语句译成现代汉语。

     3.结合文中成语,格言、警句,领会课文思想内涵

     4.背诵全文 一、基础部分

     1.读拼音、写汉字。

     (1)人不知而不(yùn)__________

     (2)学而不思则(wǎnɡ)_______

     (3)思而不学则(dài)__________

     2.为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在正确读音的括号内画“√”。

     (1)《论语》十则

     A.lún( ) B. lùn( )

     (2)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A.lè( ) B.yuè( )

     3.为下列各句中加点词选择正确解释,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句后括号里。

     (1)学而时习之

     A.及时 B.时常 C.按一定的时间

     (2)有朋自远方来

     A.从 B.自己 C.主动

     (3)学而不思则罔

     A.蒙蔽 B.无,没有 C.迷惑而无所得

     (4)思而不学则殆

     A.呼,差不多 B.危险 C.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4.按要求默写课文中有关语句。

     (1)作者阐述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到也是一种乐趣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阐述“学”与“思”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强调“三人行”必有我师的根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对下列句子,都有四种翻译,选出翻译最准确的一项。

     (1)学而时习之

     A.学习了,但要按时复习。 B.学习了知识,却不按时温习它。

     C.学习了知识,并且按一定时间去复习它。 D.学习并按时做好练习和预习。

     (2)择其善者而从之

     A.选择其中的好人,跟从他(学习)。 B.选择其中的善人并跟着他走。

     C.选择他们的优点来学习。 D.选择并学习他们善良的品德。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6~11题。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6.《论语》是记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书。

     7.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8.判断下列文言句子翻译的正误。错的画“×”,对的画“√”。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温习学过的知识和新的知识,就可以做老师了。( )

     9.《论语》六则告诉我们,学习必须怎么样?

     二、提高部分

     10.口头翻译下列短文。

     两小儿辩日

     《列子》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三、试一试

     11.由上文最后的一句“孰为汝多知乎?”谈一谈两小儿对孔子的嘲笑有没有道理?   参考答案:

     一、1.(1)愠 (2)罔 (3)殆

  解析

   解析同上

  强烈推荐华图在线题库

  拥有海量考试练习题

  免费刷题,记录错题

  随时随地练习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