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阅读《扁鹊见蔡桓公》,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扁鹊见蔡桓公》选自《韩非子·喻老》,在《史记·扁鹊列传》中也有这个故事。
B.《韩非子》的作者是春秋时期韩国的公子,喜欢研究刑名法术的学问,是我国古代重要的思想家。
C.这篇故事的内容带有劝谕性,可以当做寓言来看。
D.现代汉语中“疾”和“病”是同义词,在古代有病情轻重之分,“病”比 “疾”重。
正确答案
《扁鹊见蔡桓公》这篇故事选自《韩非子·喻老》,题目是后人加的。内容带有劝喻型性。文章以时间为序,以蔡桓公(桓侯)的病情的发展为线索,通过扁鹊"四见"的局势,记叙蔡桓公因讳疾忌医最终致死的故事,阐明一个道理:不能盲目相信自己,不能讳疾忌医。
蔡桓公,正史上并没有这个称号。这个称号源于《韩非子·喻老》中的《扁鹊见蔡桓公》。这篇文章里所谓的"蔡桓公",据考证应该是战国时期田氏代齐以后的第三位齐国国君,谥号为"齐桓公",史称"田齐桓公"或"齐桓公午"。本名田午,史载他杀了齐废公田剡而自立。在位时曾创建稷下学宫,招揽天下贤士,聚徒讲学,著书立说,一时人才荟萃,彬彬大盛。相传名医扁鹊曾为他看病,在起病由轻到重衍变时连劝了三次,田午因为讳疾忌医而不听,后来扁鹊再来时,现其已病入膏肓,无法医疗;扁鹊只得转身而退,并连夜逃往秦国,不久田午就病发而去世了。
《韩非子·喻老》有"扁鹊见蔡桓公"的故事。其实春秋时期有个蔡桓侯,他是春秋时蔡国(现今河南省上蔡县一带)第七代国君,为蔡宣侯的儿子,承袭蔡宣侯担任该国君主,在位期间为前714年-前695年。
解析
解析同上
强烈推荐华图在线题库,
拥有海量考试练习题
免费刷题,记录错题
随时随地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