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公务员行测试题

首页 > 试题汇总 > 公务员行测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元祐①初,山谷②与东坡、钱穆父同游

河北华图教育 | 2022-05-13 15:23

收藏

  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元祐初,山谷与东坡、钱穆父同游京师宝梵寺。饭罢,山谷作草书数纸,东坡甚称赏之。穆父从旁观曰:“鲁直之字近于俗。”山谷曰:“何故?”穆父曰:“无他,但未见怀素真迹尔。”山谷心颇疑之,自后不肯为人作草书。

  绍圣中,谪居涪陵 , 始见怀素《自叙》于石杨休家。因借之以归,摹临累日,几废寝食。自此顿悟草法,下笔飞动,与元祐已前所书大异。始信穆父之言不诬 , 而穆父死已久矣。故山谷尝自谓:“得草书于涪陵,恨穆父不及见也。”

  (选自曾敏行《独醒杂志》)

  【注释】①元祐:宋哲宗赵煦年号。②山谷: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宋四大书法家”之一,下文的“钱穆父”、“石杨休”都是人名。③绍圣:宋哲宗赵煦年号。④涪陵:地名。⑤怀素:唐代大法家,以善“狂草”出名。存世书迹《自叙》对后世影响很大。⑥已:同“以”。⑦不诬:不假。(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饭 , 山谷作草书数纸   罢:结束

  B.无他,未见怀素真迹尔   但:但是

  C.绍圣中,居涪陵   谪:被贬降职

  D.摹临累日,废寝食   几:几乎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始穆父之言不诬   与朋友交而不

  B.因借之以   请从吏夜

  C.山谷曰:“何?”   渔者歌曰

  D.与元祐已前所书大   渔人甚

  (3)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字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因借之归   能径寸之木

  B.自后不肯人作草书   仅有“敌船”火所焚

  C.得草书涪陵    相与步中庭

  D.山谷东坡、钱穆父同游京师宝梵寺   未复有能其奇者

  (4)下面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山谷心颇疑之:山谷心里很疑惑这句话。

  B.鲁直之字近于俗:鲁直的字接近于俗气。

  C.始见怀素《自叙》于石杨休家:第一次在石扬休家里看到怀素的《自叙》。

  D.恨穆父不及见也:憎恨的是穆父未能看到自己的书法。

  (5)下面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钱穆父看了黄庭坚写的草书,嫌黄庭坚的草书有些俗气。

  B.苏轼对黄庭坚草书的评价与钱穆父不是一样的。

  C.黄庭坚认为自己没有见过怀素的书法真迹,所以不肯为他人写草书了。

  D.黄庭坚把怀素《自叙》从石杨休家借走后,废寝忘食临摹,顿悟了写草书的方法。

  正确答案

  (1)此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考查的词语,一般为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词性活用词等。当然仍以课文下面的注解为主。此题较为简单,弄明白句意的基础上回答即可。“无他,但未见怀素真迹尔 ”中“但”解释为“只是”。

  (2)A.信:相信/诚信;B.归:都解释为“返回”;C.故:原因,为什么/所以;D.异:不同/以……为异,意动用法。

  (3)A.以:表顺承/介词,用;B.为:为了/被;C.于:都解释为“在”;D.与:和/参与,这里指欣赏

  (4)“恨穆父不及见也”应翻译为:只是遗憾穆父看不见了。“恨”的古义应解释为“遗憾”。

  (5)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要疏通文意,反复阅读选文,整体感知文本,按照题目要求,结合选文内容来分析。由文中“山谷心颇疑之,自后不肯为人作草书”“因借之以归,摹临累日,几废寝食。自此顿悟草法,下笔飞动,与元祐已前所书大异”分析,C项有误。所以答案是:

  (1)B

  (2)B

  (3)C

  (4)D

  (5)C

  解析

   解析同上

  强烈推荐华图在线题库

  拥有海量考试练习题

  免费刷题,记录错题

  随时随地练习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