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佛教传入中国中原的第一座佛庙是:
A.大昭寺
B.白马寺
C.少林寺
正确答案
佛教传入中国中原的第一座佛庙是白马寺。
白马寺,坐落于河南省洛阳市东十二公里处,北依邙山,南望洛水。始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建造的第一座寺院。它对中国佛教的传播和发展,对于中外文化交流,有着重要的意义,在中国佛教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被尊为释源和祖庭。 洛阳作为东汉的国都是当时全国最大的城市,也是当时世界上的著名大都市。天竺(今印度)高僧摄摩腾·竺法兰传教至此,带来大量佛教经典,汉明帝刘庄敕令按照佛教传统式样修建了第一座寺庙,相传是白马从大月氏(今阿富汗一带)国驮载佛经、佛像而归,故取名为白马寺。白马寺外有二匹相对而立的石马,是宋代雕凿,而非汉代作品。 到隋唐时期,由于佛教的兴盛,白马寺达到鼎盛时期,全国乃至世界各国大德高僧纷纷前来朝拜,这其中就有为中日友好作出过重大贡献的唐代高僧鉴真和尚。武则天也多次亲临,呈现空前繁荣的景象。唐代著名诗人王昌龄写有月明见古寺,林外登高楼。南风开长廊,夏夜如凉秋。赞誉寺境幽雅的著名诗句。唐末期在全国范围的灭佛,使白马寺受到重大打击。宋太宗赵光义又下令重修白马寺。元至顺四年(1333年),由大书法家赵孟?书刻《洛京白马寺祖庭记》碑,现仍立于寺内,是一件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我们今天看到的白马寺为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整修,大门匾额即为当时镶嵌。如今白马寺的面积大约有四万平方米。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铸造的一千余公斤的大钟,仍悬于殿内。 大佛殿为寺院主殿,明代重建。其内正面端坐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泥塑,左右分别为弟子迦叶、阿难。坐像左面为文殊菩萨,右面为普贤菩萨,称为释迦三圣。大雄殿的殿壁上供有壁佛五千零五十六尊。 寺东南有高二十五米的十三层方形砖塔一座,名为齐云塔(也叫金方塔),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是洛阳一带保存至今最早的古建筑之一,与清凉台、腾兰墓、断文碑、夜半钟、焚经台并称白马寺六景。 1961年被国务院定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解析
解析同上
强烈推荐华图在线题库,
拥有海量考试练习题
免费刷题,记录错题
随时随地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