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范成大的《喜晴》中有这样一段诗句“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该“连雨”
A.与蒙古高压势力强盛有关
B.易引发农田盐渍化
C.主要发生于我国江淮地区
D.主要发生时间为7月中旬
【2】该区域
A.植被以落叶阔叶林为主
B.耕地类型多为旱地
C.降水量季节变化较小
D.河流补给以大气降水为主
正确答案
【1】“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中的“连雨”是指梅雨天气,是初夏时由准静止锋形成的天气现象,此时亚洲低压已经形成,蒙古高压基本消失,排除A。梅雨天气出现在南方地区,气候湿润,不易引发农田盐渍化,排除B。梅雨天气是由江淮准静止锋形成连绵阴雨天气,因此主要发生于我国江淮地区,选项C符合题意,梅雨天气主要发生在6月是旬至7月初,排除D。故选C。
【2】根据上题判断可知,该区域位于我国江淮地区。江淮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植被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排除A。南方地区气候湿润,地表水丰富,耕地类型多为水田,排除B。江淮地区属季风气候,降水集中于春夏,其它季节相对较少,因此降水量季节变化较大,排除C。江淮地区降水较多,河流补给以大气降水为主,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
解析
解析同上
强烈推荐华图在线题库,
拥有海量考试练习题
免费刷题,记录错题
随时随地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