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链接】
1.灵活就业,职业概念,也被称为灵活用工,它们分别是从劳动者和用人主体角度来描述劳动力市场灵活性的两个名词。因其灵活弹性非传统,亦被称为非正规就业。2022年3月,90后为何越来越愿意接受灵活就业的话题登上热搜。
2.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灵活就业人员已经达2亿人左右,他们撑起了“零工经济”新业态。以我国近9亿劳动人口来看,意味着每5个劳动人口当中,至少就有1位是在“打零工”。作为吸纳就业的“蓄水池”,“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等新词走进大众视野。随着“双创”快速发展,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与此同时,“仓储分拣工”“快递小哥”“网约车司机”等灵活就业岗位持续增加。
【政策理论】
1.背景
伴随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的发展,其中以灵活就业为代表的新业态新模式,表现出巨大的韧性和发展潜力。灵活就业的岗位主要集中在近些年兴起的主播、自媒体、配音还有电竞、电商这些新兴产业上只要有网、有电脑随时随地都可以办公。这些岗位出现的背后都离不开互联网的加速发展和短视频时代的大背景。
2.原因
灵活就业火爆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灵活就业兼顾企业和劳动者两方利益诉求,实现了双赢。一方面,灵活用工为企业降低了用工成本、增加了整体效益,另一方面,灵活就业解决了个人就业问题和收入的增加。
(2)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劳动力供求双方的精准匹配提供了基础,进一步促进了灵活就业人数的增长。
(3)伴随我国产业结构、经济结构调整加速,数字经济迅猛发展,为灵活就业方式提供了发展空间。
3.意义
(1)灵活就业能够增加大量的就业岗位。灵活就业降低了就业门槛,拓宽了就业范围,研究表明灵活就业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城市就业渠道和新增岗位来源,有利于解决大量向城市转移的农村人口的就业问题,尤其在疫情当下,为稳就业、稳民生、稳经济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2)灵活就业能够为企业降成本增效益。一方面,企业与个人之间是全新的合作关系,以提供的服务结果为结算依据,不需要为其缴纳社保、公积金等相关费用;另一方面,灵活就业方式有助于企业充分结合自身实际发展需求和市场需求变化,选择合适的劳动者,从而有效优化人力成本,一定程度上增加工作效益。
(3)灵活就业能够促进新行业的快速发展。新发展理念不断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提供大量灵活就业岗位,灵活就业队伍不断扩大,又为新技术应用、新产业发展、新业态壮大提供人力资源支持,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活力。
4.问题
尽管灵活就业方式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关于灵活就业的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完善。由于灵活就业人员与从业单位之间属于非稳定劳动关系,按照现行规定,他们无法获得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等制度保障。
5.对策
2022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完善灵活就业社会保障政策,开展新就业形态职业伤害保障试点。
这就需要建立适应灵活就业的社保制度和必要的支持政策,建立适应新就业形态的劳动工时、劳动定额、最低工资、社会保险、安全保障等多样化劳动标准体系。一方面,可扩大灵活就业人员社保参保的覆盖面,进一步明确灵活就业的界定范畴,规范灵活就业的统计方式;另一方面,尽快完善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工伤、失业保险等的办法,打破户籍门槛,保障从业者的合法权益。
【知识运用】
1.日前,有媒体援引国家统计局消息称,截至2021年底,中国灵活就业人员已达2亿人,其中从事主播及相关从业人员160多万人,较2020年增加近3倍,灵活就业也成为年轻人的就业新选择。对于灵活就业你怎么看?
2.灵活就业方式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关于灵活就业的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完善。为了更好的解决灵活就业工作者的权益保障问题,本地打算出台灵活就业社会保障政策。领导让你在政策出台前做一个调查,你认为活动的重点有哪些?
热点:灵活就业
1.【评分要点】
(1)能够理性看待灵活就业问题。既要看到灵活就业在当下存在积极意义和光明前景,也要看到灵活就业目前存在问题。
(2)能够从多角度分析灵活就业出现的原因。如:灵活就业兼顾企业和劳动者两方利益诉求;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劳动力供求双方的精准匹配提供了基础;产业结构、经济结构调整加速、数字经济迅猛发展,为灵活就业方式提供了发展空间。
(3)能够分析灵活就业的意义及存在的问题。如:灵活就业能够增加大量的就业岗位、灵活就业能够为企业降成本增效益、灵活就业能够促进新行业的快速发展;但关于灵活就业的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完善。
(4)能够针对问题提出有效的对策。如:建立适应灵活就业的社保制度和必要的支持政策,建立适应新就业形态的劳动工时、劳动定额、最低工资、社会保险、安全保障等多样化劳动标准体系。
2.【评分要点】
(1)调查内容要全面。如:灵活就业目前存在的问题、关于灵活就业中央及地方的相关文件、灵活就业社会保障政策各方的意见和建议等。
(2)调查对象和调查方式要有针对性。如:调查对象要涉及各行业灵活就业的从业人员、灵活就业的雇佣方及相关平台负责人、社保局相关的领导、社保政策方面的专家等;调查方式可以采取问卷调查、座谈会、访谈等方式。
(3)调查中要取得调查对象的支持和配合。如:调查团队成员要有亲和力并善于沟通、调查前要强调好调查的重要性并预约好时间、调查中实行严格保密、给予调查对象一定的激励等。
(4)调查结果要进行科学的整理和分析。如:剔除无效数据、运用专业统计软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