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教材
本节课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美术鉴赏)一书的外国美术鉴赏第一课。在新课标的学习内容中,属于美术鉴赏模块,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鉴赏史前美术和古埃及美术。即通过描述、分析、解释、评价等方法,结合学生已有生活经验,联系文化情境认识美术作品的意义、形式和风格特征。逐步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充分的认识到古代人民留下的璀璨艺术遗存,形成既能热爱中华民族文化,也能尊重世界文化多元性的情感立场。
二、说学情
深入分析教材后,合理把握学情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高中阶段的学生具有更强的探究精神,思维比较活跃,见解独到,同时观察能力与感知能力增强,在美术学习中也希望了解更多本质性的美术理论方面知识。能够全面深入的了解事物的细节,并能用较准确的语言来表达,但是并非发展的尽善尽美。因此本课在教学设计上会更多的采用教师引导,然后抛砖引玉的方式展开,鼓励学生合理运用不同的美术鉴赏方法,联系生活实际理解美术作品。
三、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史前及埃及美术的审美特点以及表现手法,认识艺术起源说,进一步掌握美术鉴赏语言的运用。
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合作探究、资料搜集等方法,总结史前及埃及美术的审美特征,了解史前及埃及美术的特殊含义。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加深对世界多元艺术的了解和热爱,培养正确的审美观。
四、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并自主分析史前及埃及美术的审美特征和特殊含义。
难点:通过对比总结,能够简单说明艺术起源的依据。
五、说教法、学法
以上是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本着帮助学生建立符合各自个性天赋的视觉思维方式,我应该充分相信并尊重每位受教育者的基础上培养良好的审美观。下面来谈一谈我的教法学法:分别是直观演示法、讨论法、创设情境法、头脑风暴法、体验感悟法。
六、说教学准备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好的教学准备能够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为此我做了如下的准备:多媒体课件、视频等。
七、说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大河文明》,并提出问题:所有的大江大河几乎都能寻到他们的源头,艺术这条历史的长河也不例外,那到底艺术的源头在哪里呢?学生思考回答:史前人类发展起来的同时,艺术就开始出现,由此自然的引出课题《大河之源——史前美术和古埃及美术》。
【设计意图】通过这种知识的前后联系,以及多媒体动图的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使学生迅速集中精力,走进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