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社会工作者公基试题

首页 > 试题汇总 > 公基试题

事实行为:指行为人不具有设立、变更或消灭民事法律关系的意图

华图教育 | 2023-04-17 14:48

收藏

  3.(单选题)事实行为:指行为人不具有设立、变更或消灭民事法律关系的意图,但依据法律规定客观上能引起民事法律后果的行为。

  下列不属于事实行为的是:

  A.撰写作品

  B.发明创造

  C.遗嘱

  D.拾得遗失物

  答案:C

  解析

  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非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①行为人不具有设立、变更或消灭民事法律关系的意图;

  ②依据法律规定客观上能引起民事法律后果。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撰写作品的目的是创作,属于“不具有设立、变更或消灭民事法律关系”,但著作是受法律保护的,即“依据法律规定客观上能引起民事法律后果”,符合定义;

  B项:发明创造的目的是解决实际的需求,属于“不具有设立、变更或消灭民事法律关系”,但发明创造是受法律保护的,即“依据法律规定客观上能引起民事法律后果”,符合定义;

  C项:遗嘱是当事人设立或变更与继承人之间的民事法律关系,不属于“行为人不具有设立、变更或消灭民事法律关系的意图”,不符合定义;

  D项:拾得遗失物是发现并暂时保存遗失物,属于“不具有设立、变更或消灭民事法律关系”,但遗失物所有人有权追回遗失物,即“依据法律规定客观上能引起民事法律后果”,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C选项。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