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经济知识之经济学术语
在事业单位的考试中容易涉及到一些经济学术语的考查,主要考查对应关系。比如 CPI 代表什么,有什么含义,体现什么经济学意义。
一、常见经济学术语
1.GDP
即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或者地区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①GDP一般由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额构成。
②GDP经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总体经济状况。
③以下几项收入不计入 GDP:家务劳动、自给自足、二手房价值,政府转移支付。
2.GNP
即国民生产总值,指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所有国民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GDP是地域概念,GNP 是国民概念。GNP 按照国民原则计算,只要是本国(地区)居民,无论是否在本国境内(地区内)居住,其新创造的增加值都应该计算在内。
3.CPI与PPI
消费者物价指数(ConsumerPriceIndex),英文缩写为 CPI,是根据与居民生活有关的商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反映物价变动的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
一般来说,当 CPI>3%的增幅时,我们称为通货膨胀。当 CPI>5%的增幅时,我们称为严重的通货膨胀。
生产者物价指数(ProducerPriceIndex),英文缩写为 PPI,其主要的目的是衡量各种商品在不同的生产阶段的价格变化情形。根据价格传导规律,PPI 对 CPI 有一定的影响。PPI 反映生产环节的价格水平,CPI 反映消费环节的价格水平。整体价格水平的波动一般首先出现在生产领域,然后通过产业链向下游产业扩散,最后波及消费品。
4.恩格尔系数
是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用公式表示为: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金额/总支出金额×100%。通常用来表示生活水平的高低,值越大表示生活水平越低。
5.基尼系数
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基尼系数最大为“1”,最小等于“0”。0-0.2表示收入分配绝对平均,0.2-0.3表示收入分配比较平均,0.3-0.4收入分配比较合理,0.4-0.5收入分配差距较大,0.5-1收入分配差距悬殊。国际上通常把0.4作为警戒线。
6.外部性
外部性或外部影响,是指某个人或某个企业的经济活动对其他人或其他企业造成了影响,但是却没有因此付出代价或得到利益。
外部经济(正外部性):个体的一项经济活动对其他成员带来好处,但他自己却得不到补偿,例如企业对员工的培训、修剪草坪等。
外部不经济(负外部性):个体的一项经济活动会给其他成员带来危害,但他自己却并不为此承担相应的成本。
7.沉没成本
沉没成本指的是已经付出且不可收回的成本。比如:覆水难收: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已经购买的电影票:电影开始发现电影不好看,但也不能退票了。
8.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是指在经济决策过程中,因选取某一方案而放弃的其他方案所付 出的最大代价或丧失的最大潜在利益(因为对于一个人来说精力是有限的,做一件事情时,不能同时做其他的事情)。关键词“最大”。比如:鱼与熊掌不可兼得。鱼和熊掌只能选择一个,不能二者都要,选择鱼的话,机会成本就是熊掌,反之,选择熊掌的话,机会成本就是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