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单选题(分值:1)
93 、和衷共济∶和合共生
A.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B.或为玉碎∶或为瓦全
C.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D.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答案:A
解析: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
“和衷共济”比喻同心协力,克服困难,“和合共生”指相异相补,相反相成,协调统一,和谐共进,二者属于近义关系。
第二步,辨析选项。
A项:“如临深渊”意思是如同处于深渊边缘一般,比喻存有戒心,行事极为谨慎;“如履薄冰”意思是像走在薄冰上一样,暗示有潜在的危险,比喻行事极为谨慎,存有戒心,二者属于近义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B项:“或为玉碎”与“或为瓦全”是人面临抉择的两种情况,属于反对关系,排除。
C项:“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出自《后汉书·班超传》,比喻不经历艰险,就不能取得成功,也指需通过实践取得真知。二者属条件关系,排除。
D项:“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指只要坚持不停地用刀刻,就算是金属、玉石也可以雕出花饰。引申为: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即使再难的事情也可以做到,二者属于条件关系,排除。
因此,选择A选项。
要点:和衷共济,比喻同心协力,克服困难。出自《尚书·皋陶谟》。和合共生,“和合”语出《国语》、《管子》。“和”表示不同事物、不同观点的相互补充,是新事物生成的规律。“和”、“合”互通,是“相异相补,相反相成,协调统一,和谐共进”的意思。“或为玉碎”与“或为瓦全”,原词为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意思为宁做玉器被打碎,不做瓦器而保全。比喻宁愿为正义事业牺牲,不愿丧失气节,苟且偷生。出自《北齐书·元景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