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社会工作者教师招聘试题

首页 > 试题汇总 > 教师招聘试题

教师招聘面试高中生物《染色体变异》说课稿

华图教育 | 2023-08-09 15:04

收藏

一、说教材

合理分析教材,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条件。

《染色体变异》选自高中生物必修2第五章第二节,本节共有2课课时,我设计的是第1课时的内容。主要内容染色体的数目变异,染色体结构变异,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减数分裂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了一个铺垫,同时为之后学习生物进化打下了基础。因此本节课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说学情

合理分析学情,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

本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已经具备了抽象逻辑思维,但是对染色体变异这一微观知识的理解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需要老师在课上多提供一些具体的事实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升科学思维。

三、说教学目标

基于对教材的分析和学情的把握,我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

1.通过比较正常个体与某些变异个体的染色体组成,列举染色体变异的类型;运用结构与功能观,说明染色体变异可能导致生物性状的改变甚至死亡。

2.通过对细胞中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观察与统计,概括染色体组的概念。

3.通过对二倍体、多倍体、单倍体的发育起点及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数的分析和比较,阐明二倍体、多倍体、单倍体的概念。

4.通过分析染色体结构变异的资料卡片,能够列举出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类型,训练分析对比能力。

四、说教学重难点

根据课程标准对知识目标的要求

【重点】染色体数目的变异,区分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

【难点】染色体数目的变异,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五、说教法学法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根据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精神,结合本节课的实际特点,以及学生的基本情况,我将采用创设情境法、直观教学法、小组讨论等多种方法相结合,激发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六、说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多媒体导入:展示“马铃薯和香蕉的染色体数目表”,并讨论教材中设置的讨论题。根据学生回答,追问减数分裂和受精作,能够使生物亲子代间的染色体数目保持稳定。然而,马铃薯和香蕉的染色体数目为什么与它们的野生祖先有很大差别呢?引发学生思考,引出课题。多媒体导入可以吸引学生兴趣,紧接着通过追问的方式引发学生的认知矛盾,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起学习动机,为新课的开展做好铺垫。

(二)新课教学

1.染色体组的概念。

多媒体展示野生马铃薯的染色体组成图,以问题串引导学生思考,

(1)野生马铃薯体细胞中有几条染色体?

(2)标记为2号的两条染色体是什么关系?2号与3号染色体又是什么关系?

(3)野生马铃薯体细胞中有几对同源染色体?

(4)野生马铃薯配子(精子或卵细胞)中有几条染色体?这些染色体的形态和功能有什么特点?这些染色体之间是什么关系?引导学生总结出染色体组的概念。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