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作品《在钟表店里》,感受管弦乐曲的魅力,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
2.通过聆听、模仿等方法,提高音乐欣赏能力和音乐想象力。
3.体会音乐所模仿出的各种钟表欢快走动的场景,并能描绘工人们愉快的劳动情景。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体会音乐所模仿出的各种钟表欢快走动的场景,并能描绘工人们愉快的劳动情景。
【难点】
通过乐曲速度、旋律的变化发挥音乐想象力,感受管弦乐曲的魅力,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
三、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教师演唱歌曲《这是什么》,并提问这首歌描述的是什么物品?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描述的是钟,顺势揭示课题《在钟表店里》。
(二)初步感知
1.教师首次播放乐曲,并提问这首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是欢快的情绪。
2.教师再次播放音频,并提问分为多少部分?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一共分成了不同的三个部分。
(三)分段欣赏
1.教师引导学生聆听音频并哼唱,提问学生:第一段乐曲情绪有什么特点?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情绪是欢快的。
2.再次感受第一部分旋律,教师提问学生:闭上眼睛想象在哪里能听到类似的声音?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这是钟表店里的声音,让人想到了钟表店里的工人在快乐工作的场景。
3.再次聆听第一部分的旋律,并带领学生用身体做钟,把手臂当成分针和秒针,跟着音乐一起表演。
4.教师请学生聆听第二部分,并提出问题:第二部分音乐情绪是怎样的?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优美抒情。
5.教师引导学生对比聆听第二部分,说说第二部分描述了什么样的场景?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到整点了,不同的钟发出了不同的声音,叔叔阿姨们在休息和唱歌。
6.聆听第三部分,教师提问学生:第三部分里面有没有听过的旋律?描绘的又是什么场景呢?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第三部分把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旋律结合,描绘的是叔叔阿姨们听到自己的钟都走得那么准时心里乐开了花,工作起来更带劲了。
7.完整聆听并哼唱第一、第三部分,同时加入适当的动作。
(四)拓展延伸
聆听李斯特的《钟》,提问:这首乐曲和《在钟表店里》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给予鼓励性的评价并总结:这是由钢琴独奏曲的,主要描述的是钟的分针和秒针在走动的情境。
(五)小结作业
师生共同回顾《在钟表店里》所描绘的场景,教师呼吁学生理解音乐文化的多样性。
布置课后作业:搜集更多和钟有关的歌曲或乐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