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社会工作者教师招聘试题

首页 > 试题汇总 > 教师招聘试题

《天地之间的歌》教学设计

华图教育 | 2023-10-07 10:42

收藏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作品《天地之间的歌》,感受天地之间的奥秘,产生热爱科学,勇攀科学高峰的情感。

2.通过对《天地之间的歌》的欣赏,并配以讨论、分析等活动,学生能够了解合唱等演唱形式,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3.了解合唱等音乐的演唱形式,能够用自己的方式表现热爱科学、勇攀高峰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感受歌曲中热爱科学、勇攀科学高峰的情感,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难点】

了解合唱演唱形式,掌握合唱时声部之间的和谐统一。

三、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教师播放“神舟九号”腾空瞬间的视频片段,并提问:看完视频有怎样的感受?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神舟九号”的升空凝结着科学家的智慧,对宇宙的探索,今天就让我们再次走进浩渺的天地之间,顺势揭示课题《天地之间的歌》。

(二)初步感知

1.教师完整播放歌曲,并提问:这首歌曲的情绪速度是怎样的?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轻快、活泼地。

2.教师再次播放歌曲,并提问:歌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乐曲可以分为A、B两个部分。A部分旋律轻快,B部分旋律更加活泼。

(三)分段欣赏

1.教师引导学生聆听A部分,并提问学生:第一段乐曲情绪和演唱形式上有什么特点?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A部分比较轻快,有两个声部,在演唱形式上有齐唱、领唱、合唱。

2.再次播放第一段旋律,教师带领学生模唱旋律,教师领唱,男生唱低声部,女生唱高声部,感受不同的演唱形式。

3.教师请学生聆听第二段,并提出问题:第二段音乐情绪和演唱形式上有什么特点?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B部分更加活泼,并且是三声部合唱。

4.教师引导学生跟着音频模唱B部分:左边两排同学唱高声部,右边两排同学唱低声部,中间两排同学唱中声部。并提出问题:合唱时怎么样才能够更加好听?

教师总结:多声部合唱要注意各个声部声音的和谐统一。

5.完整聆听,教师提问学生: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表达了青少年对科学的探索与热爱。

(四)拓展延伸

教师以“勇攀高峰科学高峰”为主题,播放霍金探讨宇宙的影视资料,并提问:看完影片后给你怎样的感受?

学生前后四人为一组,5分钟时间讨论。讨论后请小组代表发言。

教师给予鼓励性的评价并总结:科学家霍金在全身瘫痪只有三根手指能活动的情况下,依然坚持对宇宙对科学的探索,我们也要有热爱科学、勇攀科学高峰的精神和追求。

(五)小结作业

师生共同回顾本节课所学习的主要知识:合唱、领唱、齐唱,教师呼吁学生要有探索世间奥秘的精神风貌。

布置课后作业:请学生自由分组进行歌曲演唱的练习,下节课进行合唱展示。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