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社会工作者教师招聘试题

首页 > 试题汇总 > 教师招聘试题

教师考试面试指导:高中数学《等差数列》教案

华图教育 | 2023-10-07 10:44

收藏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并掌握等差数列的概念及通项公式,能用以解决简单问题。

【过程与方法】

经历推导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过程,提升分析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中树立主动探索、勇于发现的求知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等差数列的概念及通项公式。

【难点】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推导。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简要回忆初中阶段对实数研究过哪些内容。

提问:数列是不是也可以类比实数的学习,研究数列的项与项之间的关系、运算与性质?教师提出先从一些特殊的数列入手,引出《等差数列》。

(二)讲解新知

借助课件,展示生活情境。

(1)我们经常这样数数,每隔5个数数一次,可以得到数列:0,5,10,15,…

(2)2000年,在澳大利亚悉尼举行的奥运会上,女子举重被正式列为比赛项目,该项目共设置了7个级别,其中较轻的4个级别体重组成数列(单位:kg):48,53,58,63。

(3)水库水位组成数列(单位:m):18,15.5,13,10.5,8,5.5。

(4)五年末的本利和组成数列(单位:元):10072,10144,10216,10288,10360。

组织学生观察四个数列的共同特点。

师生总结: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前一项的差都等于同一常数。

教师讲解: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该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通常用d表示。

请学生说一说上面四个数列的公差。

提问:最简单的等差数列有几项?教师讲解等差中项。

组织同桌合作尝试探究上面四个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高中数学《等差数列》教案

(三)课堂练习

例1:(1)求等差数列8,5,2,…的第20项;

(2)-401是不是等差数列-5,-9,-13,…的项?如果是,是第几项?

(四)小结作业

小结:学生总结收获。

作业:完成课后习题;思考其它证明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方法。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