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题
操作失误是计算机操作中不可避免的,在教学中几乎每堂课都能见到学生犯各种各样的操作错误,你在教学中是如何对待学生的操作失误的?
【参考答案】
作为教师,我们要客观看待学生的操作失误,不能要求学生不犯操作错误,因为我们都是在错误中学习和成长的。
对于学生自主探究操作的课堂中,学生的操作失误是难免的,每个学生的起点水平的不太一样,因此需要教师进行巡视指导,个别纠错以及讲解普遍错误。并且在学生操作完成后,教师可以对一些学生易错的点进行提问,以进一步了解学生掌握情况,有针对性的教学;对于教师先演示学生再模仿操作的课堂教学中,有时我们会发现,老师反复强调和演示过的操作,老师也许觉得学生应该都懂了,但其实思维还在发展过程中的学生确实不理解。在学习时仍然会犯错误,这时候需要老师及时分析学生为什么会发生这些错误:如果是比较普遍的问题,就要有针对性予以纠正;如果是学生个别问题,同样要给学生耐心解释。如果是听课不认真,要反思以后如何引导学生更关注课堂;如果是思维问题,要引导学生突破思维的瓶颈。
第二题
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处理好教学与教材的关系?
【参考答案】
对于教学与教材的关系处理,我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分析:
1.课堂教学中避免完全抛弃教材。教材仍然是学生自主阅读学习的根本,阅读教材应该成为学生的一种基本的学习习惯,也是学生随时可以进行的一种学习活动,我们不能也不应该放弃它。
2.避免课堂教学中照搬教材进行教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应把教材作为一种主要的学习资源,但不是唯一的学习资源。结合学习环境、学习者的原有知识能力,对教材内容进行拓展。
第三题
在教学中,常遇到一些“电脑高手”,他们对计算机兴趣特别高,接触计算机早,水平高。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对待这些学生?
【参考答案】
第一,对于信息技术起点水平较高的学生,虽然他们对计算机接触早,但是在学习实际操作中还是难免有失误的,我会对他们的操作练习提出更高的要求,让学生体验如何精益求精的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第二,完成任务后,可以作为老师的小帮手,辅导其他进度较慢的学生的学习,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的精神。第三,让学生自学特别有兴趣的内容,我在课后给予辅导和提点。课堂上完成自己的任务后,可以继续设计制作自己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