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社会工作者公务员行测试题

首页 > 试题汇总 > 公务员行测试题

讳饰,一种修辞手法,又叫避讳,指说话时遇到有犯忌的事物,不直

华图教育 | 2023-11-06 09:41

收藏

  题型:单选题

  讳饰,一种修辞手法,又叫避讳,指说话时遇到有犯忌的事物,不直说这种事物,而用别的话来回避掩盖或装饰美化。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未使用讳饰修辞手法的是:

  A.《战国策-赵策》: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B.《山乡巨变》:有人劝这位老倌不立继,开导他说:“你有七庙好田,百年之后还怕没人送你还山?”

  C.《百合花》:包扎所的担架不够了,好几个重彩号不能及时送后方医院,耽搁下来

  D.《师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答案:D

  解析:

  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非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指说话时遇到有犯忌的事物,不直说这种事物,而用别的话来回避掩盖或装饰美化。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该项可以翻译为“万一有朝一日您(赵太后)驾崩了,长安君凭什么在赵国立身呢”,其中“死”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属于犯忌的事物,不宜直说,故用“山陵崩”来回避掩盖或装饰美化,符合定义;

  B项:“死”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属于犯忌的事物,不宜直说,该项中用“百年后”来回避掩盖或装饰美化,符合定义;

  C项:该项中描述的是中国军人,用“重彩号”来回避“伤员”的说法,符合定义;

  D项:该项可以翻译为“弟子可以为师,师也可以为弟子”,讨论的是老师和弟子的关系,并未涉及说话时遇到有犯忌的事物,不直说这种事物,而用别的话来回避掩盖或装饰美化,不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D选项。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