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件:基层医护收入要高于县医院,这地拼了!
都说提高基层医务人员收入?怎么提高?提高到什么水平?一直没有一个“看得到摸得着”的说法。现在,这种“模糊”被这一地的政策打破了,广东省韶关市很新政策:基层医务人员收入要高于县医院同等技术职称医务人员收入!还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全部实行县招县管镇用!简简单单的两句话,却是基层医务人员多少年的期盼!
近日,广东省韶关市出台《韶关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事薪酬管理工作实施方案》(韶府办明电〔2017〕300号),明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行公益一类财政供给,公益二类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实行县招县管镇用。
纵观全国各地众多基层医疗政策,韶关市这次的政策让人耳目一新,措施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把如何解决基层医务人员的编制,如何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的收入,提高到什么水平,都有理有据地“摆上桌面”。
让我们来观摩下韶关市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的具体政策:
一、实行公益一类财政供给众所周知,基层医疗机构属于公益一类性质。韶关市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保持公益一类性质不变的情况下,实行公益一类财政供给,明确一类财政供给(保障)的范围,落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保障机制和补偿机制:
1、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编在岗人员的基本工资、绩效工资、“五险二金”、 政策性补助(山区和农村边远地区岗位津贴补助、全科医生特设岗位补助等)、办公经费由县(市、区)财政纳入预算并全额安排,工资总量按照实际在编在岗人员核定。
2、医疗服务收入扣除医疗成本和医疗风险金后的结余的90%返还给基层,返还部分不得冲抵公益一类财政供给项目。
3、符合国家规定的离退休人员费用全额纳入财政预算和保障。
4、落实专项补助经费,包括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费、符合规划要求的基本建设、符合配置要求的设备购置等发展建设支出、人才培训、培养专项工作经费等。
也就是说,基层医疗机构性质不变,依旧属于公益一类性质,基础工资、绩效、补助仍由财政给予保障,并且落实程度更加严格和彻底。
二、实行公益二类事业单位管理注意了,这里有了变化。在管理上,允许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行公益二类事业单位管理,也就是说,在管理上,跟县级公立医院一样了。那么为何要采取这种管理模式呢?对基层医疗机构有什么好处呢?
简单来说,基层医疗机构实行公益二类事业单位管理后,管理方式更加灵活,拥有的自主性更大,抛弃“死工资”和“大锅饭”,在提高收入和工资水平上被给予更大的空间。
具体方式有以下几点:
1、基层医务人员收入适当高于县级公立医院同等技术职称医务人员收入
具体收入提高到什么程度呢?韶关市给出了答案:基层医务人员收入高于县医院水平。这点到目前为止还是很少见的。
具体如何达到呢?办法就是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工资总量不予限制,突破现行事业单位工资调控水平。
没有了“天花板”,政府就可以通过不断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收入水平,逐步达到基层医务人员收入适当高于本地县(市、区)级公立医院同等技术职称医务人员收入,从而真正吸引和鼓励人才下沉基层。
2、允许收支结余部分自主提取不低于60%比例用于增发奖励性绩效
鼓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资源,通过多为群众服务,多向社会提供优质服务实现收支盈余。
落实“两自主一倾斜”政策:
允许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自主调整基础性和奖励性绩效工资比例,上报当地卫计主管部门和人社部门备案。
允许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从上年度收支结余部分自主提取不低于60%比例用于增发奖励性绩效工资,不纳入绩效工资总量。
加大奖励性绩效工资占比,合理拉开收入差距,重点向临床一线、关键岗位、业务骨干和作出突出贡献的人员倾斜,体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
使用结余中的不低于60%来增发奖励性绩效是什么概念?
小编为大家算个账:假如一家卫生院上年度收支结余部分为100万,那么就需要提取出不少于60万来用于给该卫生院员工发绩效奖励,假如这家卫生院有15人在编的话,每人一年就是4万,每人每个月就多了3000多元的收入。
3、着力体现个人薪酬着力体现医疗技术劳务价值
药品耗材零差价实行以来,虽然政策上提出了要提高公立医院医务人员的技术劳务价值,但目前来看大多只在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实行。全国大部分地区的基层医疗机构都还按照之前的价格来走,这使得很多基层医务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受挫。
而这次韶关市的基层医疗机构实行公益二类事业单位管理后,医疗技术服务价格也同样向二级医院看齐:个人薪酬着力体现医疗技术劳务价值和岗位责任风险,不得与药品、耗材、医学检查等业务收入挂钩。
因此,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就可以通过提高技术劳务价值来提高收入,同时岗位责任风险也有了薪酬保障。
三、全部实行县招县管镇用在编制上,韶关市同样做的十分果断。
韶关市要求合理核定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编制,并实行动态管理。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才池”管理制度,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全部实行县招县管镇用。
所谓“人才池”制度,跟之前安徽省提出的编制“周转池”相类似,应该是把基层医疗机构的空编岗位收集起来归到县(市、区)里,都放入到“人才池”,然后按照基层所需再把这些编制岗位分配下去,根据每年所需编制岗位数量的不同做动态调整。
这样,使得需要人才的基层医疗机构可以有编可用,也使得那些长期空编的岗位不被浪费。
所谓“县招县管镇用”,就是指工作人员根据需要由县(市、区)卫生计生局统筹安排,在当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之间合理流动,编制和岗位在当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调剂解决,调配工作完成后报县(市、区)编制、人社部门备案。实现档案归县级,工作在镇上的人员安排模式。
如此,在待遇和编制上都给基层医务工作者吃了定心丸,从而打造一支“引得进、留得住、流得动、干得好”的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
纵观很近从中央到地方的政策,“县管乡用”、“乡聘村用”以及这次“县招县管镇用”,都让我们感到县域内公立医疗机构在人财物管理方面的明显趋势,那就是越来越紧密,越来越统一。
随着医联体的快速发展,基层医疗机构在管理和运作上将会更加规范和专业,基层医务人员的工作价值也会得到更大程度的实现,等待我们的,是一个光明公平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