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信息资源建设基本理论
(一)信息资源的概念和类型
信息资源的概念;信息资源的类型;文献型信息资源;数字化信息资源。
(二)信息资源建设的含义和内容
信息资源建设的含义;信息资源建设的内容。
(三)信息资源建设的原则和政策
信息资源建设的原则;信息资源建设政策的含义;信息资源建设政策的内容。
二、文献信息资源建设
(一)文献采集方式与流程
购入采集方式的含义;购入采集方式的具体形式;非购入采集方式的含义;非购入采集方式的具体形式;文献采集流程。
(二)馆藏结构分析
馆藏结构的含义;馆藏结构的内容。
(三)馆藏文献的布局与排列
馆藏文献布局的含义、依据、方式;馆藏文献排列的含义、方法。
(四)馆藏文献的复选与剔除
馆藏文献复选与剔除的含义、原因、标准;贮存图书馆的含义、作用。
(五)馆藏文献资源的评价
馆藏文献资源评价的含义;馆藏文献资源的评价标准;馆藏文献资源的评价方法;网络环境下馆藏文献资源的评价内容。
三、数字信息资源建设
(一)电子出版物的采访
电子出版物的含义;电子出版物的采访原则;电子出版物的选择评估标准。
(二)数据库建设
文献数据库的含义;文献数据库的类型;文献数据库建设的方法;特色数据库的含义;特色数据库建设要求;特色数据库的类型。
(三)网络信息资源建设
网络信息资源建设的定义;网络信息资源建设的原则;网络信息资源建设的内容;网络信息资源的选择与评价标准;网络信息资源的组织方式。
(四)数字信息资源的整合
数字信息资源整合的含义;数字信息资源整合的形式。
四、信息资源共建共享
(一)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原因
(二)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目标与内容
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目标;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内容。
(三)图书馆联盟
图书馆联盟的含义;图书馆联盟的特征;图书馆联盟的功能。
(四)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建设
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建设的含义;信息资源保障体系的建设目标;信息资源保障体系的构建原则;信息资源保障体系的建设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