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教师招聘备考

首页 > 河北教师招聘考试 > 备考技巧 > 教师招聘备考

2020河北唐山路南教师招聘笔试备考:教综之柯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

未知 | 2020-06-04 14:01

收藏

文章页

2020河北唐山路南教师招聘笔试备考:柯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论

  美国心理学家柯尔伯格,采用“道德两难故事法”研究儿童的道德发展,其中有著名的实验“海茵茨偷药的故事”。

  话说,海茵茨的妻子患癌症,需要一种极贵的药治疗。这种药剂成本400元,卖价4000元。海茵茨夫妇俩没钱,于是海茵茨去恳求药剂师便宜一点卖给他们,因为他们东拼西凑只借到了2000元。药剂师拒绝了。海茵茨走投无路,晚上偷偷跑去把药偷回来,治好了自己的妻子。

  柯尔伯格讲完这个虚构的故事,开始询问一些年龄不同阶段的儿童:

  1.海茵茨应该去偷药吗?

  2.海茵茨是对的还是错的?

  3.海茵茨有责任和义务去偷药吗?

  4.人们全力以赴地挽救另外一个的生命是否重要?为什么?

  通过儿童的观点和他们做出选择的理由,总结出儿童道德的发展的三水平六个阶段分别是:

  1.前习俗水平(9岁之前)

  第一阶段:服从与惩罚的道德定向阶段。

  儿童衡量是非标准由成年人决定,重视行为结果,认为受赞扬的行为就是好的,受惩罚的行为就是坏的。大概就是“大人说了算,我听爸妈和老师的”。

  第二阶段:相对功利的道德定向阶段(行为的功用和相互满足需要定向倾向或朴素的利己主义的定向或操作与关系)。

  儿童对道德的标准来自对自我的满足或他人的满足。大多时候以自我为中心,认为符合自己需要的行为即是正确的。大概就是“这个事对我好, 我要去做”。

  2.习俗水平(10-20岁)

  第三阶段:寻求认可取向阶段(好孩子的道德定向或社会习俗的定向或人际关系与补同的定向)。

  儿童认为:凡取悦于别人,满足他人愿望的行为是好的,否则就是坏的。跟随大众,希望得到大家的赞赏,期待做一个别人眼中的“好孩子”。大概就是“你们觉得怎样是好的,我就怎么做,快夸我”。

  第四阶段:遵守法规取向阶段(维护权威或秩序的定向阶段或权威和社会权利控制阶段)。

  儿童认为,正确的行为要遵守社会公共秩序、维护法律法规权威、尽到社会责任感。此时,他们已经开始意识到社会体系和良心的重要性。这个阶段大概就是“我们不能做违法的事情”。

  3.后习俗水平(20岁以后-)

  第五阶段:社会契约取向阶段(社会法制取向阶段)。

  此阶段的儿童认为,法律法规规范我们的社会秩序,应该遵守,并且有强烈责任心和义务感。但是,法律是人们共同商量的契约,可以改变。大概就是“我们应该遵纪守法,但法律可以更新”。

  第六阶段:普遍伦理取向阶段(普遍原则定向或良心定向)。

 

  这一阶段的个体具有抽象的道德概念,以尊重个体和做事情以个人良心要求自身。认为,既然这是正确的,我们就应该坚持下去。这个阶段大概就是“我做事凭自己良心,尽力做到公正。”

           ——相关推荐——

      2020河北唐山教师招聘笔试课程

      2020河北唐山教师招聘面试课程

文章页
备考资料0元领

教师笔试备考资料包

教综高频+教综易错...

时政专项资料包

时政手册+时政模拟题

教师招聘面试礼包

教师结构化题库+结构化精选

备考图书
推荐课程
课程 课程名称 课程咨询
河北教师考试笔试系统班 【教招-教综】基础+要点
【教招-公基】基础+要点
【教招-教综】刷题
【教招-公基】刷题
【特岗-教综】基础+刷题
立即购买 点击咨询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