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单选题
【试题ID】40052358
101、如今,基于互联网的新型科普方式层出不穷。浅阅读、视频直播以及游戏互动等方式,使得如今获取科学知识的渠道越来越多、门槛也越来越低。研究者认为,尽管“互联网+科普”令科学知识的获取和传播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但这不是对科普传播的一种颠覆,而是显示了公民科学素养的提升。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质疑研究者的观点?
A.新闻应用、微博等资讯类媒体是用户了解科学热点事件的最主要渠道
B.在许多科学热点事件的传播过程中,公众很难见到权威科学家的身影
C.数据表明,用户普遍乐于通过图文资讯这样轻松愉悦的形式获取知识
D.比起明星八卦,在社交媒体转发科普内容更能为转发者本人形象加分
【答案】D
【正确率】22%
【答题次数】4556次
【三级知识点】判断推理-逻辑判断-削弱论证
【解析】
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的“质疑”,确定为削弱论证。
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
论点:尽管“互联网+科普”令科学知识的获取和传播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但这不是对科普传播的一种颠覆,而是显示了公民科学素养的提升。
论据:浅阅读、视频直播以及游戏互动等方式,使得如今获取科学知识的渠道越来越多、门槛也越来越低。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无关选项。该项说明的是“用户了解科学热点事件主要渠道有哪些”,论点论述的是获取和传播知识的方式显示了公民素养的提升,论题不一致,排除。
B项:不明确项。该项“在许多热点事件的传播过程中,公众很难见到权威科学家的身影”,说明公民所获得的知识很多时候可能不是权威的,但不代表公民科学素养就没有提升,不具有削弱作用。
C项:无关选项。该项中“用户普遍乐于通过图文资讯这样轻松愉悦的形式获取知识”强调的是用户喜欢获取知识的方式的问题,论题不一致,排除。
D项:增加反向论据。该项中强调的是转发者转发科普内容是为本人形象加分,而非是为了提高科学素养,具有削弱作用。
因此,选择D选项。
【来源】2019春季联考-判断推理大题库第140题、2019年0420山西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网友回忆版)第105题、2019年0420安徽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网友回忆版)第87题、2019年0420天津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网友回忆版)第97题、2019年0420重庆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网友回忆版)第96题、2019年0420新疆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网友回忆版)第88题、2019年0420湖南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网友回忆版)第81题、2019年0420内蒙古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网友回忆版)第102题、2019年0420江西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乡镇)(网友回忆版)第104题、2019年0420湖北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网友回忆版)第101题
【题型】单选题
【试题ID】40052350
102、在抗生素大规模医用之前,耐药效果对细菌几乎没有意义,突变自身的有害效果更加重要。正常使用抗生素能杀死几乎所有的目标细菌,个别漏网之鱼通常也会被人体免疫系统消灭殆尽。其中一些细菌个体虽然已经带有耐药性的萌芽,但这些萌芽不足以抵御正常剂量抗生素,也会随着个体死去而消失。
由此可以推出:
A.基因突变是耐药细菌泛滥成灾的根本原因
B.细菌通过基因突变,来削弱抗生素的作用效果
C.致病菌产生耐药性之后,抗生素将无法攻击病菌
D.如果没有抗生素滥用,耐药性不会快速蔓延开来
【答案】D
【正确率】47%
【答题次数】4067次
【三级知识点】判断推理-逻辑判断-归纳推理
【解析】
第一步,确定题型。
依据题干特征和提问方式,确定为归纳推理。
第二步,辨析选项。
A项:题干只提及抗生素会使细菌产生耐药性,并未提及基因突变是耐药性泛滥成灾的根本原因,排除;
B项:题干只是提及“突变自身的有害效果更加重要”,并不等于是“通过”基因突变的方式来削弱抗生素,排除;
C项:细菌产生耐药性的萌芽,但这些萌芽不足以抵御正常剂量抗生素,不代表细菌产生耐药性后,抗生素无法攻击病菌,排除;
D项:抗生素在大规模医用之前,等于“如果没有抗生素滥用”的情况,耐药效果对细菌几乎没有意义,说明“耐药性不会快速蔓延开来”,可以推出。
因此,选择D选项。